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悼小雨老师

(2015-02-13 17:11:00)
     13日中午,收到小雨老师逝世的消息,我不敢相信,连忙起身,打开手机的朋友圈,看到关 于小雨老师逝世讣告,我眼泪出来了,我还是不相信,我电话给李浩,他在中国诗歌学会,我想向他求证,没有通。我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忍着眼泪,拨通了小雨老师的电话,接电话的是老师的女儿,从她那里,我知道,小雨老师永远地走了,是真的,她离开了我们,因心力衰竭,离开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我忍着泪水,一时不知从何而起,我只是一片空白,想起老师的点点滴滴。想起两个月之前,我们还在通电话,她还在编诗歌年选,她那时已病了,电话中的声音还很精神,想起今年在山东,在湖北,我们还见面…然后想起十年前,我第一次见小雨老师,在新疆,在青春诗会,想起8年前,我去北京领奖,见到了小雨老师,她在问我的写作,想起我的第一本诗集《黄麻岭》,是小雨老师编的,想起……这么多年,她一直关心着我,关心着我的写作。
   
下午一点多钟,我从外面回来,打开电脑,便看见塞壬一个小时前在电脑上给我的留言,她说:你恩师李小雨老师逝世了。我没有回复她,然后是周所同老师电话我,告之小雨老师的消息,我一下子怔住了,对于小雨老师,我有太多的话要说,我忍不住眼泪,纠心地痛,我的手机中,微信圈里的朋友们都在谈论着小雨老师逝世的消息,打工诗歌微信群里人在回忆有关小雨老师的往事,她对这个群体的诗歌的关心,许强、陈鹏等都在说起与小雨老师与诗刊的交往。
   
我还一直问自己,小雨老师真的逝世了吗?这是真的吗?尽管我还是不相信,但是它却是真的。我的手机微信,我电脑里的QQ都不断地有消息问我,求证这消息是不是真的,我都没有回复,我知道,大家和我一样,虽然都知道消息是真的,但还是不愿相信,只是一遍遍去问,去求证,不断地问,从内心上希望这消息不是真的,因为,她还年轻,大家都不愿相信,这件事是真的,但,小雨老师,她,真的,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十年前,在7月里的一天,我接到小雨老师的电话,说看到我的诗,让我再寄一些诗歌给她,让我继续写,多写,有了诗歌,就寄给她。那时我还在五金厂的流水线上打工,在打工的空余写诗,没有在诗刊杂志发表过诗歌,我每天操作那些五金机器,但是热爱诗歌,写诗,投稿,上班,是那时我所有的生活,没有想到我投到诗刊的稿子被小雨老师看到,她居然会电话给我,让我多寄一些诗歌给她,后来我写了一大组诗歌,寄给她。过了一段时间,我又接到老师的电话,通知我去参加新疆举办的21青春诗会,接到小雨老师的电话,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青春诗会是中国青年诗人心中的黄埔军校,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居然会参加青春诗会,一个中国南方工厂默默无闻的女工居然能够参加青春诗会,在我的记忆中,参加这个青春诗会都是成熟的青年诗人,当时的我,还没有在诗刊上发表过任何作品,我对外界也一无所知。陪伴我的只有发星寄的诗歌,还有一些诗歌杂志的地址,我会把我写的那些诗歌打印下来,按照杂志上的地址投过去,这些年,我听到很多人说,杂志不看自由来稿,或者这样那样的言论,我只是想说,我便是通过自由投稿去参加的青春诗会,是小雨老师在自由来稿中看到了我的诗歌,推荐的,当时我默默无闻,后来,我知道,像我这样在基层的诗人,很多都得到小雨老师的举荐才参加青春诗会的,然后慢慢地成长为一位位优秀的诗人。江非,曾跟我说起小雨老师推荐他参加青春诗会时,他还是平墩湖的农民,谢湘南,当时还是一位工厂的打工者。也正是从青春诗会开始,有更多外界的人开始知道这些人的诗歌。在今天的微信上或者微博上,我读到许多人知道小雨老师逝世的惊愕,会谈论起小雨老师对他们的帮助,令人感动。翟永明回忆起1986年小雨老师代表《诗刊》向她约组诗《女人》的往事,安琪也在回忆2000年小雨老师推荐她参加青春诗会的昔日。当有关小雨老师逝世的讣告还在微信圈不断地转发,而与小雨老师有关的感动也越来越多。
   
我一直不想叫李小雨老师或者李老师,而是叫她小雨老师,小雨,多么有诗意的名字,而且拥有这个名词的人也是很优秀的女诗人。我喜欢叫小雨老师,更多的是她的人,她的行为像小雨一样缓缓浸透着一个人,是诗意的,有一种属于女性的柔软的力量,我便是让这样诗意的小雨浸濡的一个。从2005年那次新疆行之后,我跟小雨老师合拍了一张照片,一些朋友看到照片说,这位年长者好慈祥,有着母亲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也来自于她的名字,她的行为。每次看到小雨老师,我总会想起这样一句诗,它是杜甫的诗句润物细无声,对于很多诗人来说,小雨老师的确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她的言语总是那样的细声细气,却充满着一种力量,她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一批诗人,也正是像小雨老师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培育,才有后来像江非、安琪等人的诗歌花重锦官城的鲜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女工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