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收获了226个优良天,保卫蓝天有什么招?

标签:
蓝天散乱污 |
分类: 观热点时事 |
据北京日报报道:2017年,全市收获了226个优良天,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了每立方米58微克。
人们在不经意间,也都发现了近两年北京的天气变化,去年的蓝天尤其多。在朋友圈也经常看到朋友们在晒蓝天,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喜悦之情。环境好,心情好,干什么心气儿也都足啦!
记得在两年前的春节,大家还在为北京的雾霾而担忧,很多人在想离开北京还是买个空气净化器,一场关于环境的讨论持续很久,如今,北京的蓝天回归,让人有一种久违的高兴。
说到原因,不外乎两点,人努力,天帮忙。
据统计,2017年北京开展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成效显著。年燃煤总量从2270万吨减至600万吨以内,淘汰老旧机动车216.7万辆,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1.1万家,
2017年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收获226个优良天,圆满完成第一阶段国家大气污染治理任务。蓝天再成北京“主色”。
人们都不会忘记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禁限放烟花爆竹成为北京城的主流,这个行动得到了大多数市民的支持和认可。大街小巷少了烟花爆竹燃放点,除夕夜晚,天空不再弥漫烟雾,春节期间,地面垃圾减少九成,多个区县都是零火灾报告,一个真正安全祥和的春节,在保卫蓝天的同时,也保卫了百姓的幸福。
昨天,收到一位老朋友发来的视频,他站在通州北苑的高楼上,拍摄了一段夜晚的视频,他留言说,今年的烟花禁放执行的真好,我拍摄了好多天,都没有发现有人放鞭炮,空气确实很好。
除了百姓的支持保卫蓝天,各个行业的共同努力,也是实现蓝天的重要保证。
英国路透社这样形容自2017年底入冬以来的北京天气。当年,北京市PM2.5的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了20.5%,达到了每立方米58微克,这一数据比2013年下降了35.6%,完成了“大气十条”提出的阶段性目标。
煤改气,煤改电,清理“散乱污”企业……
四年来,北京市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强化资源环保准入约束,分类推进区域和产业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交通结构。
实践也证明,治理大气污染要坚持标本兼治、长短期结合,归根结底在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2017年,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环境规划参与“多规合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一张蓝图干到底,新总规的实施,为从根本上打赢蓝天保卫战,规划了可持续之路。
慢慢地,晒蓝天成为了不少人的生活习惯。总有一天,我们会习惯这蓝天白云的日子,不用晒,自在的享受着!
文 片刀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