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车市十大预言(上)
(2009-01-20 11:05:05)
标签:
车市吉利比亚迪大众汽车 |
06年底的时候写过07年车市的预测,有准有不准,并不比算命先生好多少,所以07年没有再测下去;这次的预言的结果依然可能如此,不过写出来,留待时间检验,长此以往,也许可以提高自己的预测水平。
1.车市仍将增长 车企竞争惨烈
车 市的泡沫,要远比房市来得小。汽车是典型的消费行为,而房市无论如何界定,其作为投资品的价值的存在,决定了其泡沫的可能性要远大于其他消费品。同时由于 房市销售的类金融产品,期房,楼花等销售行为的存在,进一步加大了泡沫的可能。因此,虽然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实际上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差异会非 常大。
车市面临的最大冲击,不是需求的危机,而是产能的危机。车市即使井喷,由于产能的滞后性,车企并不能藉此而获得更多的销量,这种旺 盛的需求可能最终转化为单车利润的提升,包括经销商获得的加价收益;车市萎靡,由于产能的存在,汽车企业并不能轻易的收缩战线,因此必将带来利润的持续下 降。
厂商在市场高昂的时候的产能决策,在这个时期的弊端就彰显无遗。说到底,汽车产业,还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产业。
09年的汽车消费需求的总体态势依然回事增长,只是增长可能依然达不到厂商几年前做产能投资决策时候的预期,这是09年的主要矛盾。意味着09年车企必须面临更为惨烈的竞争。
汽 车总需求增长的依据来自两方面,消费者预算以及消费者的消费观:社会总财富多年的持续增长,消费者投资机会减少,以及储蓄收益降低,带来消费者的消费预算 的扩张;在经历股市起落带来的财富增减的洗礼和训练后,有助于消费者消费观的成熟,中国消费者将逐渐不再活在未来,享受现在,可能会是09年中国消费者消 费观念的最大变化。
09年的车企,不是人人有经念。市场会给优秀企业以丰厚回报,而有些企业,可能从09年就进入分水岭,今后的日子,不再那么好过了!
2.吉利将成下一个奇瑞
吉利成为下一个奇瑞,两重含义:吉利将进入又一个高速发展期,会得到来自各方的资源支持,像当年的奇瑞一样;同时,吉利也面临一样的被捧杀的风险,如果吉利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的话。
中国的企业,被棒杀的不多,被捧杀的不少。
究其原因,就一句很朴素的话:不按市场规律办事。
一直以来,吉利是最按市场规律来玩的企业。也许这确实是被逼无奈,但客观上给了吉利很好的筋骨。从自主制造到自主研发,在中国市场上奋力摸索生存之道,并不断取得了微小的进步,而这些微小进步的累积,让今天的吉利,看上去颇有巨人的潜质。
即使如此,吉利依然不到求大求强的阶段,生存,稳健的生存依然是吉利的第一要义。
希望吉利不会在09年在展台上一推就是十几款新车,在4s店依然是老三样在走量。一旦进入了这种畸形的发展态势,虽然可以获得各方的较好,但是关键时刻,是没有人会为他兜底的。
09年吉利有望取代奇瑞,成为自主品牌的新代言,轿车销量上也将可能贴近奇瑞。
愿吉利稳扎稳打,一路走好。
3.比亚迪成新风景
09年车市最大的变数就是新能源,奥巴马的上台,美国汽车产业的自救行为不可能是修修补补小打小闹,很可能会成为汽车业颠覆性革命的序曲。
而在中国,提前占据了新能源的有力地形的企业非比亚迪莫属。
也许从技术上F3DM并无任何值得称道之处,但是在品牌角度而言,如果新能源之风渐起,那比亚迪将成为率先得利者。
汽 车业的能源革命会否在09年实现?也许油价的降低削弱了这种呼声,但是得益于美国汽车的窘境,即使油价再低,美国汽车产业也不可能再在石油能源上翻身了, 美国汽车的新能源举措不再是为了让自己的车像日本车一样省油,而是要破坏已经存在百年的汽车游戏规则,唯有此,美国汽车企业才有可能翻身,因此,这种事情 是很可能发生的。
比亚迪在这个当口,完全可以没事偷着乐。完全有可能在一夜之间,比亚迪由一个汽车界的后生,变成了新汽车产业的领军人物。
而事实上比亚迪最近几年的所为,已经向世人表明了,他们不仅能造好电池,也能造好车,还能卖好。
比亚迪是国内唯一一个能把模仿功力发挥到极致的车企。得益于其模具技术,其不仅能模仿丰田,甚至能模仿奔驰,如果整个动力系统完成了转型,那么比亚迪就完全可以做到称雄中国车企。
即使能源革命还很遥远,其产品竞争力依然不可小视,除了不靠谱的F8之外,从F3切入,推F3R,到F6,不贪大求全,不好大喜功,从产品策略上来讲依然是值得信赖。F3完全可以成为另一个捷达,这就是比亚迪的资本。
4.奥迪A4很疯狂
5.奇瑞依然难达标
6.东风日产好景难长续
7.上海通用回归产品竞争力
8.大众难再演奇迹
9.丰田进入震荡调整
10.奔驰将收复失地
1.车市仍将增长 车企竞争惨烈
车 市的泡沫,要远比房市来得小。汽车是典型的消费行为,而房市无论如何界定,其作为投资品的价值的存在,决定了其泡沫的可能性要远大于其他消费品。同时由于 房市销售的类金融产品,期房,楼花等销售行为的存在,进一步加大了泡沫的可能。因此,虽然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实际上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差异会非 常大。
车市面临的最大冲击,不是需求的危机,而是产能的危机。车市即使井喷,由于产能的滞后性,车企并不能藉此而获得更多的销量,这种旺 盛的需求可能最终转化为单车利润的提升,包括经销商获得的加价收益;车市萎靡,由于产能的存在,汽车企业并不能轻易的收缩战线,因此必将带来利润的持续下 降。
厂商在市场高昂的时候的产能决策,在这个时期的弊端就彰显无遗。说到底,汽车产业,还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产业。
09年的汽车消费需求的总体态势依然回事增长,只是增长可能依然达不到厂商几年前做产能投资决策时候的预期,这是09年的主要矛盾。意味着09年车企必须面临更为惨烈的竞争。
汽 车总需求增长的依据来自两方面,消费者预算以及消费者的消费观:社会总财富多年的持续增长,消费者投资机会减少,以及储蓄收益降低,带来消费者的消费预算 的扩张;在经历股市起落带来的财富增减的洗礼和训练后,有助于消费者消费观的成熟,中国消费者将逐渐不再活在未来,享受现在,可能会是09年中国消费者消 费观念的最大变化。
09年的车企,不是人人有经念。市场会给优秀企业以丰厚回报,而有些企业,可能从09年就进入分水岭,今后的日子,不再那么好过了!
2.吉利将成下一个奇瑞
吉利成为下一个奇瑞,两重含义:吉利将进入又一个高速发展期,会得到来自各方的资源支持,像当年的奇瑞一样;同时,吉利也面临一样的被捧杀的风险,如果吉利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的话。
中国的企业,被棒杀的不多,被捧杀的不少。
究其原因,就一句很朴素的话:不按市场规律办事。
一直以来,吉利是最按市场规律来玩的企业。也许这确实是被逼无奈,但客观上给了吉利很好的筋骨。从自主制造到自主研发,在中国市场上奋力摸索生存之道,并不断取得了微小的进步,而这些微小进步的累积,让今天的吉利,看上去颇有巨人的潜质。
即使如此,吉利依然不到求大求强的阶段,生存,稳健的生存依然是吉利的第一要义。
希望吉利不会在09年在展台上一推就是十几款新车,在4s店依然是老三样在走量。一旦进入了这种畸形的发展态势,虽然可以获得各方的较好,但是关键时刻,是没有人会为他兜底的。
09年吉利有望取代奇瑞,成为自主品牌的新代言,轿车销量上也将可能贴近奇瑞。
愿吉利稳扎稳打,一路走好。
3.比亚迪成新风景
09年车市最大的变数就是新能源,奥巴马的上台,美国汽车产业的自救行为不可能是修修补补小打小闹,很可能会成为汽车业颠覆性革命的序曲。
而在中国,提前占据了新能源的有力地形的企业非比亚迪莫属。
也许从技术上F3DM并无任何值得称道之处,但是在品牌角度而言,如果新能源之风渐起,那比亚迪将成为率先得利者。
汽 车业的能源革命会否在09年实现?也许油价的降低削弱了这种呼声,但是得益于美国汽车的窘境,即使油价再低,美国汽车产业也不可能再在石油能源上翻身了, 美国汽车的新能源举措不再是为了让自己的车像日本车一样省油,而是要破坏已经存在百年的汽车游戏规则,唯有此,美国汽车企业才有可能翻身,因此,这种事情 是很可能发生的。
比亚迪在这个当口,完全可以没事偷着乐。完全有可能在一夜之间,比亚迪由一个汽车界的后生,变成了新汽车产业的领军人物。
而事实上比亚迪最近几年的所为,已经向世人表明了,他们不仅能造好电池,也能造好车,还能卖好。
比亚迪是国内唯一一个能把模仿功力发挥到极致的车企。得益于其模具技术,其不仅能模仿丰田,甚至能模仿奔驰,如果整个动力系统完成了转型,那么比亚迪就完全可以做到称雄中国车企。
即使能源革命还很遥远,其产品竞争力依然不可小视,除了不靠谱的F8之外,从F3切入,推F3R,到F6,不贪大求全,不好大喜功,从产品策略上来讲依然是值得信赖。F3完全可以成为另一个捷达,这就是比亚迪的资本。
4.奥迪A4很疯狂
5.奇瑞依然难达标
6.东风日产好景难长续
7.上海通用回归产品竞争力
8.大众难再演奇迹
9.丰田进入震荡调整
10.奔驰将收复失地
前一篇:别再“刺激”消费者了!
后一篇:关于公关的系列思考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