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关的系列思考题(1)

标签:
公关广告营销品牌企业财经 |
分类: 公关与传播 |
1.是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公关?
公关概念的混淆很大一点来自 公关一词在一定时候被当成了名词,一定时候被用作动词。
“公关”作为名词公共关系的缩写,描述的是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一种状态。存在公共关系绝对值等于0的企业,比如社区的小饭店,与其发生关系的只是很少特定的人群,公共关系绝对值不等于0的组织,一定是存在公众意识中的组织,而这种关系有可能为正或者为负。
负的公共关系来自企业自身的行为,比如一个组织定位就是强盗集团,那么其公共关系值为负。
组织试图改变公共关系值的行为我们也称之为“公关”,公关在这里是动词,指的是改变公共关系值的行动。负值公共关系的组织,和正值但绝对值较小的组织,都有改变公共关系值的动力,因此他们可能会去做公关(但不是必须)。
改变公共关系值的根本来自实体形态的改变,如强盗集团不再做强盗开始做正当生意,或一个组织由内而外的改善了他的服务。但是通过客观行为改变公共关系值的过程可能会相对缓慢,因此产生了专门针对公共关系值提升的行动,这些行动才被称之为公关行动,或简称公关(动词)。
2.公关与广告?
公关与广告的区别何在?同样应该界定这两个词的用途。只有在传播方式上,这两个词才可以被并列比较。如果从效果上来谈,广告的传播方式未必不会带来组织公共关系值的改变,有时候广告的传播方式也可以用来改善公共关系。公关的传播在一定层面也可替代广告传播的效果。
从传播方式上来看,在于传播主体的差异。公关传播的主体一定是社会第三方,来自社会信赖体系的转述;而广告传播来自付费者自身。当然早期的广告,在读者不明确这种关系的时候,广告也有社会信赖体系转述的特征,比如读者迷信在央视做的广告,迷信人民日报上的广告,这个时候的广告,有一定的公关效应。
发一张图,示意这些复杂的关系

2.公关与广告?
发一张图,示意这些复杂的关系

前一篇:2009中国车市十大预言(上)
后一篇:3G时代:移动营销的量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