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再“刺激”消费者了!

(2009-01-15 14:48:00)
标签:

欲望

需求

内需

刺激

汽车

分类: 汽车
汽车振兴规划出台了,购置税降了,消费者受刺激了,于是我们开始等待消费者的“勃起”。

如果刺激不够,消费者没有回应,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刺激手段出台。

所有人都开始讨论,这一轮的刺激会不会有效,会有多大效果。

所有经济刺激的手段,都会引发一些反应,所有反应过后,不会比刺激之前更好:刺激只是一种姿态,因为这个时候必须做点什么,否则可能会被认为不作为。

刺激内需成为一句口号已经很长时间了,然而无论怎么刺激,我们的内需就没有起来过。解决需求的根本问题在供给,而非刺激手段。

无论如何刺激,你每天最多能吃的粮食就那么多,一天的时间就是24小时,这是有空间的。

人的欲望也是有空间的。乞丐的梦想是每天能吃上两顿蛋炒饭,他的欲望空间就是这么大,给他100快钱,他就开始一天一天的吃蛋炒饭,吃完为止,而不会一天之内,去麦当劳把钱吃光。

能开启欲望的行动,才是真正能拉动内需的行动。

因此,供给的创新,才是持续拉动需求的根本。美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儿?汽车?互联网?恐怕都不是,也许太空旅游算一个。如果美国没有找到这种新奇的供给,那么可以预期的是美国的内需也不可能再次变得旺盛。

当然,中国的问题会简单得多。中国在教化层面就存在巨大的欲望提升空间。也就是可以通过认知世界的拓展带来欲望的提升,让乞丐知书达理,他就不会再闹“等我有一天做了皇帝,蛋炒饭吃一碗倒一碗”的笑话了。政府以其逼着大家去花钱,不如去完善这样的教化。

中国还有一个巨大的欲望提升空间,就在于提升消费体验的愉悦度。如果我们每一次消费的体验都是愉悦的,那么消费的欲望就自然会被激起。

然而这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在中国却不可为。

首 先是我们的教化就是社会使命感的教化,奉献精神横行,从小到大都是如此,我们没有鼓励每个个体尽情享受人生的氛围。每个人生下来就承载了太多的负担成为什 么样一个人,然后在不断的体系教育中潜移默化泯灭了自己内心的需求,说着虚伪的话,带着虚伪的面具,去融合到所谓的社会中去。

第二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延续。从政府开始,到一般的服务性机构,我们从来就未能享受到愉悦的服务体验。这也成了扼杀欲望的直接要素。

所以,我们的欲望在枯竭。池子里没水了,水管里自然没水,无论你如何的刺激。我们现在所有的手段,都是试图用最强的水泵,把池子里的最后一滴水吸上来。

购置税的刺激会有效吗?当然会有点效果,但是请相信,这样的刺激,和汽车消费真正的兴起,是没有半点关系的。就像当年汽车消费蓬勃兴起时,只要欲望起来了,即使给他负刺激,消费一样会高涨。

如果还想让汽车消费来拉动经济,很简单,给有车族特权,提升他们的用车体验,不用其他刺激,汽车消费自然会兴起。

很多人会说那样不公平!是的,如果政府想要在这个时刻,购车者为经济增长做贡献,你就必须去牺牲其他人的权益。降购置税只是名义上好听一些而已,实际上依然干的是这种不公平的事情(如果以前的购置税税率是公平的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