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汽车 |
在自主品牌该不该被支持的讨论里,支持派显然是占了上风,这一点并不难理解,于理可能不分上下,于情可是一边倒,没人任何一个中国人愿意承认我们就是世界工厂,我们只能生产一些纺织品。 既然如此,我们就假定自主品牌是应该被支持的,接下来就很自然的引出了一个问题,自主品牌该如何支持。其实在这个品牌之前更应该考虑的,是谁来支持自主品牌。只有我们定义出支持的主体之后,我们才知道该如何支持,而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找不到答案,那么显然支持就无从谈起了。 谁有可能去支持自主品牌的发展呢?消费者,合资企业,还是政府? 是消费者吗?在自主品牌上,消费者永远是无辜的,号召消费者来支持自主品牌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消费者的收入来源于劳动所得,要求消费者支持自主品牌无疑就是剥夺消费者对自己财产的支配权。消费者选择自主品牌或者是合资品牌乃至进口品牌,完全是个人偏好行为,不排除有人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购买自主品牌给其带来巨大的精神收益而主动让度出一部分物质收益的行为。这也只能是完全的一种自愿行为,并不能上升成为一种约束。事实上从中国目前消费者的需求表象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买日本车的人和骂日本车的人一样多,而实际上这些日本车主是并不应该受这些指责的。 这样说有一个前提就是自主品牌需要支持,如果自主品牌已经强大到和合资品牌平起平坐甚至全面领先,消费者选择自主品牌是一个完全理性的结果,就根本谈不上支持了。这里面提的是品牌的强大,并不仅仅说的是产品的强大,很多人会说其实我们的产品并不差,但是现状就是我们的品牌并不能传递给用户这一点。在这点上如果企业仍习惯抱怨用户,只能表示这个企业的无能。 是合资企业吗?跟合资企业谈自主品牌的支持,无异于与虎谋皮,完全是一相情愿的做法。合资企业是断然不愿意培养自己的竞争对手的,这并不意味着合资企业永远不会发展自主品牌,如果有一天自主品牌比合资品牌更有利可图,合资品牌会作这样一件事情,那只是利益趋势,支持是永远谈不上。 是政府吗?政府应不应该为自主品牌出台倾斜性政策呢?WTO之后再提这个问题恐怕并不合时宜,而且就算是政府出台倾斜性政策,也未必会取得我们预想的效果。我们的汽车产业被保护了多少年,我们看到了自主品牌的哪些发展?政策层面的支持显然是行不通的,如果非有极端分子希望再回退到过去重来一次,结果未必就会好许多。实际上在政策层面,自主品牌面临的还不是支持的问题,而是国民待遇的问题,如果能和合资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就已经是万分庆幸了。 政策之路行不通,只能通过市场行为解决了,那就是政府转移支付,通过政府采购或者一些投资行为来支持自主品牌,然而遗憾的是,这一点我们非但没有看到,我们还看到完全相反的事情,象吉林省政府在一汽利润下滑的情况下要求吉林省都只能采购一汽的轿车,要知道一汽可是合资品牌的大户。在很多狭隘的利益面前,政府并不能做到站在自主品牌这端。我们不能约束消费者行为,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期望政府这个特殊的消费者来支持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该如何支持?主要问题还在政府这端,尽快让自主品牌享受到合资企业能享受的政策待遇,在政府采购层面更多的考虑自主品牌的产品,以及投资国家级的汽车研发与技术平台,这些措施都是我们可预期的支持行为,除此之外,我们不应该奢望更多。 事实上这些支持并不能真正给自主品牌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自主品牌唯有直面合资品牌的竞争,一步一步的征服中国乃至世界的消费者,才是真正的崛起之路;抱怨现状和寄希望于不切实际的支持,只能让中国自主品牌停步不前,真正支持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正是哪些不屈的自主品牌厂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