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西行吟: 栖在凤凰(三)

(2013-05-28 00:22:30)
标签:

湘西行吟

焉然

凤凰

萧萧落红

散文随笔

湘西行吟---
                   栖在凤凰(三)
  
                       焉然 
 
自然,凤凰的清晨是一定要去品味的。心里曾经勾勒的凤凰,总是在黎明的晨光里。清清淙淙的沱江,惋如轻纱的晨雾,早起的浣衣女子手持木棰,用律动的击打唤醒古城的清晨。
   睡卧一夜笙歌,梦回黎明。此刻的古城,卸去夜间华美,换回青花素雅。它如诗般,清澈而宁静。仿佛吊脚楼里那位低眉垂首的姑娘,为那一夜的歌声,羞涩地向外张望。
   待看沱江,依然静静的,吊脚楼也是静的。它们恰似一对不离不弃,同眠共寝的爱人,守着流水悠悠,守着共同的时光,看尘世纷繁,也看一艘艘木船沐着晨曦,撑开一天天光景的宽广。太阳斜斜地照着沱江的寂静与清幽,褚红的古城墙矗立,在清晨的阳光里,散发出远古的气息,平和而安祥。我有些恍惚,沈从文先生牧歌般的描述与黄永玉先生水墨的斑斓在这样一个普通的清晨到达了彼此期待的精妙重叠。
   这才是凤凰,浸润着湘西的精魂。它拒绝浮躁奢华,清逸出世,静守幽静,沐山河而不骄,携温婉而弃艳,只将质朴与悠然归于升华与救赎。试想,若以选择与喜欢作为关键词界定所谓的成功与幸福,凤凰选择的则是一种悠然的执着与静守,这是它喜欢的方式。或许,只有走过了岁月悠悠,经历过生死甘苦,才有这般暮然了悟。说到底,生命里谓之幸福或成功的,却只有一种,那就是能够依着自己的喜欢,去经历,去生活。
   如果说丽江是邂逅与艳遇的浪漫之都,那么凤凰当仁不让就是寻觅温婉和柔软的梦想之城。令人惋惜的是它原本的婉柔宁静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受当下浮华与喧嚣所扰,被人为的赋予了太多的商业利益色彩。如若长此以往,将来的某日,它的温婉与浪漫真就成了梦。

         http://s9/mw690/4588791bgddb8d4e1c678&690栖在凤凰(三)" TITLE="湘西行吟: 栖在凤凰(三)" />


   与音子挑了虹桥附近一家老字号粉店吃了一碗绿豆粉,觉得意犹未尽,又要了两只艾蒿粑,吃完,却觉得撑了。待起身,慢慢踱往虹桥时,石街也热闹了起来。那些穿着黑色绣花衣裙卖扎染蜡染和银饰包包的,大多是女人。她们守着小摊,既要应答着游客七嘴八舌的问价,又没有让手上的功夫停下来,游客们往往又被她们手里正绣着的五颜六色的花样吸引,于是女人们便又得到了一次招徕生意的好时机。
   虹桥此刻也是人头攒动,当街演唱的艺人依然在投入地弹唱,画室的人气也很旺,桥头工艺品店的小伙子在全神贯注地镂刻着一块石头,那家门楣醒目的苗银店里站着两个明眸皓齿的姑娘,水蜜桃般的俏脸上不见半点粉黛,亮闪闪的苗族纯银的头饰戴在姑娘头上,衬映着一身大红的苗家服饰,瞅一眼便觉赏心悦目。几个穿着印花长裙的女孩终于抵挡不住这等诱惑,进得店去,一番讨价还价,再待出得店来,已然是环佩叮咚了。那家紧邻银店的鼓店此刻也似应和一般,两位女鼓手敲响了非洲鼓,激昂亢进的鼓点使得不少游客在门前住步,有两位干脆也坐了下来,有一招没一招,不得要领地摆出鼓手的阵势,连连向一旁的同行者发问:看我,像不像回事?就在此时,银店对面那家挂着“边城书社”牌匾的书店正独享安静,除了站在柜里的店家,便只有三两个顾客在书架前浏览。这样的境像,又宛如在浓冽的商业气息中施放了丝丝清润的新鲜,倒有了书卷味的别样观照。
 
 http://s6/mw690/4588791bg7c92819d80c5&690栖在凤凰(三)" TITLE="湘西行吟: 栖在凤凰(三)" />
    http://s13/mw690/4588791bgddb8ff8fe76c&690栖在凤凰(三)" TITLE="湘西行吟: 栖在凤凰(三)" />
http://s4/mw690/4588791bg7c9280028763&690栖在凤凰(三)" TITLE="湘西行吟: 栖在凤凰(三)" />
          http://s6/mw690/4588791bg7c927cdee505&690栖在凤凰(三)" TITLE="湘西行吟: 栖在凤凰(三)" />
http://s7/mw690/4588791bgddb8da5de396&690栖在凤凰(三)" TITLE="湘西行吟: 栖在凤凰(三)" />

   散漫的坐在虹桥的石栏上,看着长廊里的行人走在纷繁里,看着沱江的水流在静默中,看着阳光下虹桥的影子由长变短,一并,也数着时间分分妙秒如何溜走。
   如果一定要给凤凰涂抹色彩,我会先以传统的中国红作为基色,加入水粉,再着上氤氲的兰,最后以紫作为点缀。独具民俗传统的凤凰,总是忘不了先让你触摸她的多情与细腻,再表现出她的知性与包容。它似乎惯于以某种小资的蓝调为历史的厚重予以薄薄的一层履盖。往返于石街,那些卖印花裙的,卖太阳帽的,卖各式传统绣花鞋的,便将凤凰的街市慷慨地转赠给了所有的女人。 
   http://s11/mw690/4588791bgddb9052a490a&690栖在凤凰(三)" TITLE="湘西行吟: 栖在凤凰(三)" />

   因为不满意门票划定的沱江泛舟路线,我与音子想到了去找“窝居”那位漂亮热心的老板娘,请她帮我们联系好船家,次日继续门票未及之处再去领略沱江泛舟的惬意。果然,老板娘为我们安排得极为周到。刻意,我没有听从音子的意见,坚持将游览沈从文故居放在最后。如此而为,是因为心里着实不愿沈先生所营造的优美、寂寥的情境与平和的文字被任何繁辱搅扰。
   次日午后,当我置身于那座隐于石街深处的故居,一代文豪的笔墨又在心里多了几层回味。神灵似乎已疏于对众生的垂问,只有沈先生依然坚持。有生命便会有感情,既深爱这个世界,便该爱它的一切,包括它的悲苦。正如生活给予翠翠的阴差阳错,虽然“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一一的搜寻,从故居的一片瓦,到古城的一段墙。从一个路边卖苗族银饰,缠着头的老人身上,到姜糖作坊那个奋力拉着姜糖的小伙子身上......我搜寻到的,是古城的故事,是凤凰的今昔,是神的传奇。凤凰,用它的每一垛城墙、每一条石板,每一艘木船,每一根支撑吊脚楼的木桩,以及过往与当今翠翠们的命运,完成了生命的涅磐,成全了一份牵挂……
   它当是一种不朽!这不朽就长在每一块青石板上,长在每一只渡船和每一幢吊脚楼里。因为沱江的滋润,它是古朴的、自然的,不需任何修饰的。
   我想,它依然是值得赞叹与寻味的。不论,它的昨天抑或今天!
   http://s11/mw690/4588791bg7c928301ef6a&690栖在凤凰(三)" TITLE="湘西行吟: 栖在凤凰(三)"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后海的一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