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空虚的温州大规模卖地 暴露地方财政危机
(2012-08-29 18:13:32)
标签:
温州大规模卖地财经 |
实体经济空虚的温州大规模卖地
实体经济空虚的温州大规模卖地,暴露地方财政危机。尽管,温州市国土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大手笔推地是贯彻增加土地有效供应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推地行为与土地财政关系不大。显然,这种解释太苍白无力,难以掩盖如实体经济一样空虚的底气。
近日,浙江温州一次性推出52宗共计3220亩土地引发热议。25日温州推介的52宗地块中,商服用地比重最大,共29宗1831亩,占比超过此次推介土地总面积的50%。另外,还有住宅用地11宗866亩,商住用地9宗472亩,通讯设施用、加油站和医疗设施用地各1宗,分别为16亩、3亩及32亩。此次推介的地块主要分布在温州市鹿城区(13块)、龙湾区(13块)和瓯海区(10块)以及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7块)。
温州市长陈金彪在土地出让推介会上说,当前温州正处在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和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阶段。此次推出3220亩净地,是过去几年推出净地的总和,这为来温投资开发的客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研判地产整体发展走势时,陈金彪综合多方信息,认为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基本呈现“稳价放量”的特征。温州经济经过这一轮的震荡,企稳回升的态势正在形成;温州房地产市场经过这一轮的盘整,也已回归理性,地价、房价处在相对合理稳定的区间。当前,无论对买方还是卖方而言,都是最佳介入期。陈金彪透露,加大土地供应并非囤积土地多,而是温州土地利用率不高造成的。今年温州加大拆违力度,淘汰了高耗能低产出的产业,腾出空间吸引投资。今年,光是历年“转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就清理出近6万亩,年内还要决战一百天,完成5.65万亩的耕地垦造任务。有了这些可用土地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作为保障,温州招商引资的底气更足。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温州此次大规模推地不排除和目前温州财政状况有关。资料显示,浙江省上半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为1957.45亿元,仅增长4.4%,温州1-4月财政收入分别完成67.7亿元、50.7亿元、29.0亿元、37.3亿元。1月同比增长3.7%、二月收窄至0.5%、进入3月4月直接负增长,5月同样为负增长。周德文认为,上半年温州企业面临的困难直接对财政收入造成巨大压力,增加土地收益缓解财政压力也是情理之中。而上半年受内地地产调控影响,温州土地成交额21.18亿,同比大幅下降84%,仅完成年度计划数的14.7%。温州市区甚至出现从去年年底以来连续多月无住宅用地成功出让的现象。
在中央的三令五申之下,经过多轮房地产调控,各地财政正在逐步摆脱“土地财政”的依赖,但是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地方政府也很难割舍地产业的“立竿见影”:巨额的土地出让金,产业链上下游产生的税费,这也是其他产业很难在短时间达到的。所以地方政府心理是急于想启动土地市场,同时城市建设大量资金也主要依赖于土地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