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兰缘

(2013-12-12 13:09:10)
分类: 雨是水尘埃(杂记)

    有人觉得兰有些雅,事实是许多人并没见过兰草,雅是听说。披针叶,就是叶形如麦子、韭菜、大蒜那种形状叶,世上万般草大概有二种叶型,还有一种是阔叶。披针叶是更像草的草,阔叶是草叶像树叶。很多人把君子兰、吊兰甚至米兰当作兰,那是错的,这些有兰名的并不是兰科植物。兰科植物几万种,常见的天麻、铁皮枫斗倒是。认兰科植物很简单,有三个特征,披针叶、肉质根、假鳞茎。根肉白如蚯蚓,铁皮枫斗的根那怕细如棉纱线,也是肉白的,这样的根要透气,如果湿度够,兰草可以裸根种植,餐风饮露。有长在树上的兰,大多数的根只树缝中嵌爬而已,所以种兰要用透气的土,它要呼吸。假鳞茎是蒜头一样的根球,往上长叶,往下生根,是存贮养份的,兰草种得好不好,不看根壮叶茂,看假鳞茎的鼓不鼓。周作人写过一篇兰花的文章,说外国人把兰叫做“俄耳吉斯”,翻译过来就是睾丸,说的就是假鳞茎,所以人家并不以兰为雅,在他们眼里兰草就是睾丸草。
 

    中国之外的兰草不香,洋兰叶粗阔花艳丽,就是不香,中国的兰草,草纤细花青素,有异香。日本韩国原生的兰草虽也叶纤细花青素,也不香,徒有中国兰的形,也没有洋兰艳丽的色,很怪一桩事。所以全世界观赏兰花分二大类:中国兰、洋兰。纤弱常青幽香的兰草原生的只中国有,应当叫做汉草。
 

   宋朝黄庭坚很潮一个人,香道、茶道、书法文章凡雅事他都热衷,他异想天开说:一茎一花谓之兰,一茎多花称之蕙。而这以前都叫兰,屈原《楚辞》中的树兰九畹种蕙百亩的兰蕙之说,不是黄庭坚的那种兰蕙,是一种菊科的香草,如今还有叫泽兰,也叫零陵香。如今的兰蕙指春兰与蕙兰。中国兰的祖地在浙江,绍兴的兰诸山,勾践兵败在兰诸山卧薪尝胆,命军士遍山种兰,做寒士,抵励意志,卧的薪是道具之一,尝的胆是道具之二,种的兰是道具之三。后人为纪念这件事,在山下修兰亭,到晋朝王義之令兰亭名存千古,而勾践种的兰草,至今兰诸山上还零星活着。兰分春蕙建墨寒,遍生东西南北。勾践之草是春兰,中国画古往今来“撇”的兰大多也是春兰,也有蕙,蕙一茎九花,杆高花轩昂称草中士大夫。
 

    认识兰草四十多年了。我小舅在麻地里挖到一只青花笔架(博客首页图像),他拿来送给我,他觉得我有文化,这个用得着,听我说地球是圆的之后他大笑:地球是圆的,人如何站得牢?1976年吧,对于我们这些穷乡僻壤连海岛都没出过的人来说,知识是鸿蒙初开,就时时有这样的惊喜。

    山野有兰,至今还有。那时秋冬山上的柴草都被斫光,用作山下村民的一年之炊。连枯落的松针都被耙走,露出地衣青苔,苔鲜在深冬有翠色,有一个别致的名字叫翠云草,兰与翠云草相伴而生,四季常绿又低矮扑地,算不上柴禾,斫柴人是不要的。割柴后的和尚山特别干净,松林下枯草尽去,山顶有巨石,爬上石头在山顶晒太阳,仰面躺着,蓝天白云。这样躺着能听到山下的鸡叫和小孩的啼哭。春兰挨着正月开花,松风中会有暗香袭来,顽童就寻香去找,把大不盈寸的兰朵一枝枝采来,直到手满握。采来也没有用,养在碗里,姐妹姨婶们看见,偶尔拿一枝闻闻,插在发髻间,青绿的花不惹眼。藏在口袋或者袖口里,也是自已闻。大太阳光底下风也大,兰香无踪,和尚山可以香,和尚山顶多兰。李渔兰溪的芥子园,有一佩兰亭,春和景明时节,他的女人们都是要佩兰的。
 

    二十几岁那些年,我们都找到不到对象,有一年过年相约到和尚山采兰(附照),建跃、徐锋、全吉和我。那一次我把其中的一枝兰花夹在《现代汉语常用词典》里,三十年后整理书架,那枝兰花还在,干枯但没失形,压得扁扁的如兰花的影子。原来三十年间我没翻过词典,我只有一本词典。建跃现在成了新华书店经理,徐锋是岛城名画家了,全吉去了杭州做了群文专家和著名的文章教育家,他们的工作都是吃文饭了,而我则成了正儿八经的兰农。我小舅有一年把和尚山采来的兰花种在石墙下的阴沟边,几年后沟边尽是兰草,茂滋丰美,花也比山兰大许多,阳光里一阴沟都香,兰是半阴植物,山上它喜欢长在岩石下与松根旁。
 

    九十年代底,我在一个向阳的半山里种了十八亩兰草,重芳替我管了三年,后来他耐不住寂寞逃走了,重芳成了中国十大民间绘画家,但兰草无人管,选出的草在家里建棚另种,差的都送给了普陀山智宗法师,法师那时候主持双泉庵,为此还帮他物色了兰友姚师傅去替他种兰,姚师付半出家在双泉庵种兰,现在还在。智宗法师在双泉庵时,我送给他一棵八十年的野山梅,一棵五十年的石榴和一园兰草,如今可能是兰花剩了少许,梅树枯了,只有石榴奇抽异发,人家庙里来求子,法师就挖一棵生根的旁枝相送。
 

    兰花养着我,我养着兰花。野山兰草中有很好的变异品种,选出来后有人收藏,这样的人叫兰人。兰花名种收藏从元朝起就有了,最鼎盛是清末民初,收藏的法子类似于奇石,但兰草是活物,会生生不息。有人想像现代兰人,说曾看见在闹市的公交车上,一留须老者,穿黑色对襟的衣服,圆口青布鞋,头戴斗笠,手托一钵兰草,车门开时,飘然而去。问我是不是?我说不是,你看见的是神经病。一位朋友初次来我家,见墙上都是兰花开时花朵的放大特写的照片,大惊而问:你这是干什么?花朵是植物生殖器,特写而挂着并无美感,而我们是用来辨品种的。养兰的清一色都是男人,《淮南子》说:兰悦美人。恰恰罕有女人养兰的。一个大男人,眼光天天在方寸之间的兰朵上,还要拿着放大镜。兰草多年生,生长极为缓慢。因此养兰人大多是能耐寂寞又神经质的人。风气在2007狂浪,仿佛取不义之才,有人把兰草炒到天价,转瞬又直落千丈以致崩盘,而事实是一门传统行业在科技面前被淘汰,组培、克隆与杂交使兰草异种收藏不再有意义,而剩下的,兰草依然是兰草,与和尚山上开花着的一模一样。三年前,租了一个兰花原生地又兼水边的地方,盖了一个兰园,起名彩屋草包居,天性中一直不慕雅,甚至喜欢俗,做人不做作,何来雅俗?这个园子是给兰花养老的,也给自已养老。
 

    我的兰缘,玲珑、碧玉、翠微、女儿梅都是舟山山产的花,我命的名,有二十一孤种,皆千辛万苦得来。 
兰缘
(建跃,徐锋、全吉、我。玉米说,徐锋越老越俏了,我则每况逾下,面目全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蟹弥须
后一篇:清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