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尚山与石佛庵

(2010-07-18 19:47:43)
标签:

石佛

尼姑

缁衣

瓜地

僧衣

吉祥寺

杂谈

分类: 雨是水尘埃(杂记)

旧时的石佛庵,从前办过二年私塾,我母亲幼年时,在这个私塾里读过一年书。

 

这三天,我在石佛庵为老娘做法事。我的外婆家,不仅是我母亲的出生地,也是我童年长大的地方。石佛庵就在甩龙桥不远的地方,石佛几十年前就被推倒在桥下的溪里。那条溪,及溪边的古树,还有炎夏树下的井,关联着许多旧事,幽深地在我记忆里。我于去年考证吉祥寺时找到石佛庵,是我们把仅存佛首的石佛,从山上移下来,重新雕出佛身,如今石佛就立在石佛庵的院子里,只欠一层金装。石佛是宋朝的。

 

年初,我开始写长篇小说《吉祥寺》,这是一个千年古寺,其后身就是石佛庵,石佛庵在和尚山下,和尚山像一个坐着的和尚,青绿山水间,四季草木如袈裟。石佛庵的旁边,至今仍有我舅和姨的瓜地,瓜地里瓜恰好新熟,我摘了二个,和表兄一人一个解渴,半熟的翠瓜味寡淡,要等到瓜皮发白,才是熟透模样。从前的吉祥寺,有一千二百五十和尚,和尚山西面的花粉山就是庙址,《吉祥寺》中的女人叫花粉,就是花粉山下坐着苦想时随口起的。

 

石佛庵只有七个和尚,都是小和尚,一色的二十几岁,做法事时,四个穿浅黄的僧衣,二个穿明黄的,敲木鱼的是缁衣,黑的。“月光如水照缁衣”,月光照黑色的衣服。戴眼镜的小和尚最瘦,唇上的毫毛还未变出胡子来,念经的时候,不时会走神,剥自已的手指甲,及到回神就梗直脖子使劲念,声音从众声里跳出来,还是童声。

 

排好队念经的年青和尚的背影,因袈裟及地,都是挺拨的,高矮肥瘦的身姿,脖子梗直的,光光的后脑勺,青青的发脚,微微晃着脑袋,白皙的那位念经是抬着头的,闭了眼晴念,嘴朝天。他们都不用想,念就是唱,又配以鼓乐,于是动听而不单调。

 

 

小和尚们念完经,脱掉袈裟个个不是和尚相,他们与操场上的学生无异,但他们是吃素的。

 

寺、庙、庵、堂,是指庙宇规模大小的,并非尼姑住的地方才叫庵,我有一个搞收藏的朋友书斋就叫“琴韵花香庵”,而他自然不是尼姑,甚至连和尚也不是。只作清淡雅至的联想而己。

 

和尚山下四季瓜果都有葱茏水色,这样的水色在春夏就常有浸漫之势。而庵边的树也有异样,枝疏叶高朗,有云水舒卷之态,风姿卓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虚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