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加了

(2008-02-25 22:15:38)
标签:

金加

楠溪江

土话

老太婆

故友

温州

分类: 雨是水尘埃(杂记)

     金加了是一个地名,是一个村,金加了村。
      二十多年前来温州,那时节到处乱哄哄,满街爬着乌龟似的计程车叫菲亚达,不问远近五元一乘,可以小街小弄乱窜。如今巨变,
gps导航,找一家宾馆找了足足一小时。想到二十多年前来温州去过的楠溪江,想到那时家住楠溪江的故友,难免有了去楠溪江一游的心思。

  家住楠溪江的故友叫郑建敏,那时他刚新婚。在他家自造的三层旧木楼里,他把新娘子赶到二楼,我与他在三楼的婚床拥被彻夜长谈,我记得被子都是大红绸缎的,很暖和。他妻子小小的,是一个中学的物理老师。快凌晨时,他妻子用长门栓在二楼顶我们三楼的楼板,催促我们早睡。

 从楠溪江的上游雇了一张竹笺漂流下,江上多奇峰,江水清浅游鱼都可见。

 gps里设了一个楠溪江,这就去重游。不料找来找去找不到,一问人说这就是楠溪江,原来冬天是楠溪江的枯水期,只有卵石沙砾的河床了。沿江的公路绕山绕溪而行,车子越爬越高,想回头时路太窄,调不了车头,就索性想到山顶去吸一根烟。快到山顶时,突然看见一条更窄的路,路口立有一个牌:“金加了村”。我没见过如此使我好奇与心动的地名,而且还是半山顶上的一个村。金?加了?为什么加了?浅直如脱口而出,又好像是国外地名的音译,对文字的敏感又使我觉得,这三个字有醇厚的古风。村名边上又有一行字:天寒地冻禁止通行。这路,路下是深不见底的悬崖。犹豫了一下,我还是把车开了进去:既然是个村,既然不天寒地冻不禁止通行,既然现在天虽寒但地未冻,应该不会有事吧?

  山顶绝壁边上开车有凌空的感觉,风呼呼响,感觉空气很新鲜。车慢行,心想着你究竟为什么“加了”。进去五百米,前面有一堆山体滑下来挡在路上,这下进退二难了。

  下车察看,过勉强能够过,只是万一有闪失后果很严重。更令人头大的是万一前面还有更大的塌方那就是绝路了。

  路边冒出来一个背着柴禾的老太婆,爬山看见的第一个人。老太婆很热情,是问必答,只是她听不懂普通话,我也听不懂她的土话,这样的交流很费劲。比划了很大一阵子,老太婆突然很开心说:能,能,过得去能调头。这句话不是的普通话,也不是温州土话,是我们这的土话。这就很骇人,神秘的金加了。

  又进去五百米许,没有路了。但有一个四十来平米的场地,场地边上有一棵很大的杨梅村,树下码着一堆瓦片。有一个小老头用绳子络着瓦片在挑。场地足够车子调头,四望有屋有人家,这块场地竟是这周围目力所及最大最平坦的场地了。在至少坡度六十度的山上建的房子,三五幢乱石墙木结构一层半的瓦屋,有几处己经朽败,缺墙露顶的,但依然住着人。后面人家开门比前面人家的屋脊还高,前面人家种的竹子,竹梢头在后面人家的院墙下。开门就见山,山在十余里之外,视野浩荡而空阔。

  挑瓦片的小老头笑脸相迎。我问这就是金加了?老头说:是的,金加了村。为什么叫金加了?老头说:光绪年间这里有一户姓金的,后来又来一户人家也姓金,这就叫了金加了。

  与老头谈天得知,这村,前前后后共有六百来人,至今全村都姓金。我又问:你们以什么为生?侧耳听不懂。你们吃什么?吃饭呀。我是说你们靠什么收入?小老头懂了,开心说:从前种麦子,现在外出打工。这地方能种麦子?能。老头指着一块块山缝间也掌大的地方说。麦地只有二三张桌面大,这是我见过最袖珍的麦田了。

  小老头笑脸相迎着,让人有些不解。后来他问我:你是上面来检查工作的?我说不是,我是不明白为什么你们这叫金加了,顺路进来问问。小老头又笑脸相迎,说:你这就是检查工作了。小老头接着说:你如果是来检查工作,就到我家吃饭。我不是。

接下去小老头没完没了地重复这句话,我都无法说明白我不是工作检查者。最后他说:你不是来检查工作也可以到我家去吃饭。

  我没有在他家吃饭。

金加了村里我就见过二个半人,还有半个是从门口张望进去,在灶前拉着风箱在烧火做饭的背影。

二十里外就是繁华如天堂的温州城,而二十里后的金加了就这样在荒山顶上搁着,远如隔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花如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