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泥:痴情红楼同一梦
(2012-06-11 20:14:19)
标签:
文化 |
今天,南都周刊发表我谈《红楼梦》及红学家的短文,限字1800。全文3800字。等全文发表后,再上贴完整版。感谢 南都周刊的朋友,编辑水平很高,佩服。蒋泥
蒋泥:痴情红楼同一梦
初中读完《红楼梦》,“三月不知肉味”;出于好感和好奇,购来《曹雪芹小传》,小传的作者便是红学家周汝昌先生。今年5月的最后一天,95岁高寿的周先生去世了。
周先生自1947年受胡适先生引导、启发,穷究《红楼梦》,费去65年光阴,著有《红楼梦新证》、《献芹集》、《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红楼梦的真故事》、《红楼十二层》、《谁知脂砚是湘云》等,成为红学界“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
至今都记得初读“红学”入门书《曹雪芹小传》,里面一个大胆的结论震惊了我这个门外汉:给《红楼梦》作批注的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妻子,她的原型则是《红楼梦》里的史湘云。《红楼梦》真正的女主角其实是史湘云,曹雪芹的原意就是让史湘云和贾宝玉结为夫妻。另外的场合,周先生则提出“一部《红楼梦》两大主角,男主角贾宝玉……女主角王熙凤”。不清楚这里的“女主角”和“真正的女主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似乎不是考证,而是猜测和假设。
我当年自然是将信将疑。因为清人裕瑞在《枣窗闲笔》中说,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叔父,脂砚斋评点中称“元春”为“先姊”,而元春以曹雪芹当王妃的姑姑为原型。胡适、俞平伯则以为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化名。
周汝昌为之抒情:脂砚斋“以全部心神来关切作者、疼怜作者、爱护作者、体贴作者、崇拜作者!她是曹雪芹的第一个最深刻的知音者。……她不但细加批点,而且还做了大量的别的工作—可以说她是一个写作助手,一个编整人,一个鉴赏者,一个保护原稿者,一个为之谋求传布者。”假如脂砚斋是女子,原型是史湘云,那么以史湘云的性格,她会“崇拜”他人吗?“关切”、“疼怜”、“爱护”、“体贴”四词叠加,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不免啰嗦。如此夸饰,有矫情之嫌。不过周先生有自知之明——当有人问他为何不亲自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时,他知道自己才力不足。
写《红楼梦》这样的作品,是一件极其独立的事,根本不可能容许旁人参与,否则破坏作者的心态、状态。更不可以像周先生所揣度的,曹雪芹的稿件一边写一边改一边借给他人看——这有多危险,万一丢失怎么办?万一忘记前面的情节怎么办……周先生介绍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只是胡适等人考证出来的一个结果。当时我边读边担心:如果考证有误,不是曹雪芹怎么办?周先生倒是信心满满,他不仅强调《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而且继续因袭胡适,认为曹只是前八十回的作者,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后来他越滑越深,又拉上张爱玲、刘心武等名家,来控诉高氏,断定他的续写太烂。
今天看来,这个结论何其草率。红学研究虽然蔚为大观,似有“成灾”之势,但他们之间内部的交流仿佛又很少。因为否定高氏续写说最有力的“身边人”刘世德先生,多少年前就列出两大外证、七大内证,推证高鹗和程伟元只是对早在流行的120回全本,进行过搜集、编辑,而非“续写”。真相只有一个。作为“研究《红楼梦》第一人”的周汝昌先生,却为何在这样确凿的证据面前,也不改口呢?现在,争议再起,好多的新资料显示《红楼梦》的作者也可能是吴梅村。
1980年,威斯康辛大学教授、红学家、史学家周策纵先生在给周汝昌著作作序时,则指明“雪芹”二字的来历,出于《东坡八首》。1080年苏轼贬谪黄州,生活穷困,次春得荒地,取名东坡,作《东坡八首》。之三云:“泥芹有宿根,一寸磋独在;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苏轼就是“雪下芹”,他不肯同流合污,等待着政治清明的春天。“雪下芹”因而是坚守的。曹雪芹也具备了“雪下芹”的品格。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我笔名“蒋泥”的“泥”,同样出于这首诗。加上贾宝玉有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东西方神话中,女娲和上帝,也都是拿“泥土”捏巴造人。可见《红楼梦》不仅完整地装载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而且印合东西方文化通融包纳之处。
周汝昌先生一生痴迷红学和本土文化的信心,或许来源于此。它是我们纪念周先生和红学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