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蒋 泥
--------------------------------------------------------------------------------
李清照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见识它不知多少年了,每次吟诵心头都泛滥开一股子甜蜜的波,胸怀刚烈的大气,奔上奔下,冲撞跃走,立马就想去轰轰烈烈地生一次、爱一次、死一次。
一直也把它默念,当它在勉励、鼓舞自己,尽量做一位优秀的人物,以优秀的人物为标准。
于网上聊天,我向几位网友提问:眼下优秀的男子不多,多数并不优秀;对于他们,作为女孩子,你会不会失望,内心要不要或者特希望自己未来的丈夫优秀。
一女子答道,不一定,优秀不优秀是次要的,关键要快乐。
一句很浅显的话令我茅塞顿开。
优秀的人物由于各式各样的原因,在社会里往往不容易碰在一起,那就得去找寻快乐。
其实,快乐比优秀更重要,更接近生命追求的本质。快乐可能包括优秀,优秀却不能覆盖快乐。
譬如一个优秀的人,可能个儿矮、长相丑或者出身不好,有许多累赘和沉重的包袱,让对方接受不了,那当他们在一起时,就不怎么可能产生快乐的感觉。
快乐则不同,我只有比较满意了,觉得你是我正在找寻的那类了,即使你连自己都养不活,我也会喜欢,只有和你在一起才有了快乐。
进而,优秀不是每一位都能消化得了的。“人杰”们的事业在这个世上永远十分孤独,他们付出了卓越的努力,艰辛和牺牲不是常人所能承受得了的。
故此,天下的父母期待子女得到快乐的便远远多于期待他们得到优秀的。
活在世上,奋发一把已经足够。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世上几人能成,这样的“人杰”真要多了,我们世俗人如何消受得起,又哪里寻快乐去?
蒋红摘自《解放日报》2006年12月16日
南京莫愁湖东路万科金色家园12栋602室(210029)蒋红 摘-
前一篇:金庸:被拔高的“大师”
后一篇:向大家介绍一个年青的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