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筱:私语(续二)

(2017-07-20 09:21:44)
标签:

张筱

原创

艺术、文化

散札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张筱:私语(续二)


 私语(续二)

 

  张筱

 

 

任何时代,宫廷的荒淫与政治权力的腐败如出一辙。

现代愈加富丽堂皇,反过来是越来越丑陋了--于自然世界,现代的富丽正在变成巨大废墟的丑陋。

生活总是重复的,怎么能不重复呢?尽管也出现、裏着或呈现出某点新鲜。

许多人都在试图撕裂这样的重复,诗人,无疑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些人。只是,诗人也许撕裂了自己的重复,而对旁人是无能的。

我不怀疑诗歌曾经的伟大妙用,我只是不断怀疑当今诗人的庸俗。

经济的疯狂,彻底改变了人的社会属性:人更趋于某种工具,不,某类商品。

人性中最后一丝怜悯,正被资本的滚滚巨轮扎成粉齑。

当一睁开眼,就被信息的蝗虫围裹、攻击。除非是隐士或农人(真正的老农)才能躲开。我们开始分辨真假,有用,无用,甄别其可信度,有效信,并咬住尾巴紧紧不放。

在世界的繁复中,许多心开始变得慌张--从未有过的类似疯掉的慌张。

看世界的人,看到的不是世界。

听世界的人,听不清世界的心律。

每颗俗世之心都想要挣脱世俗的羁绊:乘上天使的翅膀,借着佛的加持与经文,逃离到生活的最深处⋯⋯所有外在的形式无论多么庄重威严,一切希望仍然缈茫。

一颗出离之心,就藏在自己的内心,任何仪式无法加载,也无法下载。他是自带的病毒,无外力可憾。

修心,修行,是一个浩翰无际的生命工程。

读书读到的几句话:

“如果你离生活远点,那就会发现它是荒谬的”。

“距离背叛了他。时间是他的敌人”。

“人人都身陷某种欺骗之中”。

 

荒谬是真相本身,生活本身。

背叛,是人生难免遇到的行为。时间是每一个人的敌人,没有人能够击退。

欺骗是由来己久人情世故的,常常以善意的谎言来承载。

势利与尖刻,真是人性不能根除的恶毒物。

也许写作者,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反叛,或者反抗。

写作,让许多写作者人格分裂,异变。

在对人与人性的思考上,我可能走得远了一点。

或许,快乐生活就好,无需太远。只是我己无法回头。

历史的血污,粘连的是王权。

革命,更加血腥残酷。政治,又怎会避开血光的殊连。

人如蚁,故不怒,不吼,在惶惶中死去。

貌似井然的秩序背后,又是怎样的黑手,怎么样的血腥?

走在祭日的大街上,心底生疼!这世界,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呀⋯⋯

生存的技巧,要比写诗的技巧要命得多。

听年轻的诗人谈诗,是一种启发,也是碰撞。听他们争论,评述。他们的诗歌理解、理想、抱负,远在吾辈之上。

因为一首诗,他们寻访半坡居,这也许正是诗歌生成的意义。

评诗,趣谈,辨论,畅饮⋯⋯亦庄亦谐,难得半坡居有此美妙的夜晚。

并没有跳出往事纠缠,如收藏家的收藏,精心挑选的情节塑身亮相陈列展览,而更多的思想情感被迫堆入库房,无以天日。

我们中许多人,也成为时代的展览品。其原因在于华美鎏丽,符合权力的审美特征,也因此而成为时代主题的代表。

真正具有时代精神的人,往往更加默默无闻。

大时代有大时代的理性,正是这种理性程式,压迫并泯灭着人性、良心。

我们五官端正,道貌岸然,但都在变成内心极度畸形或残缺的人。

你已病入膏肓,你己超脱死生。

只是你见到的是神迹?幻觉?我无法评判!你以为是什么就是什么吧。你说你只要婴孩的心,这是纯粹的,这是好的。

神不在居所,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意愿的影子、光尘,它们并非天堂。

更多的时候,纪念只是一种感恩形式。不是因为伟大,而是追悼人类死去的某些精神。因为失去,才倍觉珍惜,倍加感恩。

怀念一个人,也并𣎴是因为伟大,而是他的精神,譬如诗歌精神。

世上有许多事,不可苟同,不可强迫别人苟同。

针尖有针尖之锐利,芒刺有芒刺之光芒。世间物同世间人,各其妙物,不可替代。

今日之师,不同往日之师。

无门无派,类取其长,成就了宗师。

门户偏见固执者,仅成为掌门人尔。

今诗歌与文学的掌门人多,且一代不如一代。

大家须有大家的人格力量,方可成为大家。

不因自己的无知而诽谤。不因自己的欢喜而过誉。

想要发言,就要研究、追溯、比照,猛下一番功夫后方有资格。还有方域、时空、交点与焦点。

在文学创作理论方面,我是无知的。但在审美情趣上,我是自由的。

写作,许多时候就是写作者的命。

与对的人聊天,是一件愉悦的事。这种情形毕竟不多,许多时候,许多场合,听人夸夸其谈还得忍耐。

听友人谈拍摄的故事与所拍摄的故事,心己飞往老家。

信马由缰的几个月,渐至尾声,所有的事情都值得期待。

也许,是缘分早已注定,生发只是时间问题。

聚,是为了散、离、别。又因为散离别,才有聚。这是一伙人的关系,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人关系。这是社会关系的一种

举杯祝福,祝愿,共祝美好!这是聚的不变主题。

只是,一个人一生会经历多少次这样的离合聚散呢?

他者,或他们,在你的生活中己成为永远的过往,一些正在成为过往,一些成为为你最后送行的人。

也许,只有经历过了生死别离的人,才愈加珍惜每一次的欢聚。

自然,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往往又是最懂珍惜的人!

@

带着情怀上路,向着美好出发。向最初的本性出发。

又在路上,又在抵达。向生命抵达处抵达。

风景稔熟,乡音己闻,回到亲人们中间去⋯⋯

@

生活需要延展,生命需要回放。

打开《素·诗》,以诗的方式延展,以我自己的方式回放:虽然那些年己远,虽然许多故事只有残局,虽然许多遇见已成永远⋯⋯但人生偿有归处。

我的中集,我的泥阳川,我那在时空里摇曳多姿的素园。

夜风习习,天空孤墨。

室内灯火己熄,独坐黒的团洼听风。杨树叶哗啦作响,树影、屋脊更暗,世界此刻很遥远。

自圆其说不过是为了自圆美梦。

乡村,素园,它们是我的另一个美梦。夜夜枕着美梦入眠。

生字课。农学课。最初的最具诱惑。

重温,回忆,陪护。

童颜,童心,童话。

人生,有许多出人意表的存在。

乡村马匹,很久不见。今又遇见三匹,在村道,在河滩:枣红马、黑溜马、白马。那阳刚青春的牧马者,俨然就是白马王子。

只是现在的马己不见骁勇!

只是此白马王子己不可语同日。

不变的是万事万物的模样,变的是性格、秉性、内在的精神。

稍事农活:插架,绑秧,躬伏腾挪间己然觉累。原来是欠帐太多,久不伺农,偶尔为之更觉累。

坐庭角荫下,听蝉鸣,解除疲乏。而母亲依然忙活着,比我有精神。

 

 

2017-7-117 半坡居-素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