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唯一理由(《蜉蚰集》)

标签:
文学原创张筱作品蜉蚰集情感 |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
存在的唯一理由
※
一小时前拍日出,前景是如蜘网的电线纵横,太阳在网眼里。对面的狗狗猫
猫,也关顾着我。天空的笑脸,动物的表情,溢动我的心情。
对面无高楼,无遮蔽,坐在半坡居安静地享受阳光照耀、温暖。
炉子上,煮着一罐热气腾腾的茶。是巧合,还是心灵感应?我是相信心灵感
应的。就在昨天我煮罐罐茶时,远在千里外老家的小儿,也在煮罐罐茶。
城市没有罐罐茶,那是乡村的物事与风情产物,有忆念,有情味。
※
任何时代的小说都关注自我之迷。您一旦创造出一个想像的人物,一个小说
人物,您就自然而然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自我是什么?通过什么可以把握
自我?
但丁说:“在任何行动中,行动的那个人最初意图就是要展示他个人的形象。”
人想通过行动展示自身的形象,可这一形象并不与他相似。行动的这一悖论式特性,是小说的伟大发现之一。
我们根本无法抓住现在时刻。生活的所有悲哀就在这一点上。
观察自我的显微镜倍数越大,自我以及它的惟一性就离我们越远:在乔伊斯的显微镜下,灵魂被分解成原子,我们人人相同。
人生下来,没有人问他愿不愿意;他被关进一个并非自己选择的身体之中,而且注定要死亡。
把握自我,在我的小说中,就是意味着,抓住自我存在的问题本质,把握自我的生命密码。每一个词在另一个人的存在密码中都有不同意义。
海德格尔指出存在的特点:世界的存在。人与世界连在一起,就象蜗牛与它的壳:世界是人的五部分,世界是人的状态。随着世界的变化,存在(世界中的存在)也在变化。
小说惟一的存在理由是说出小说才能说出的东西。小说审视的不是现实,而存在。小说家既非历史学家,又非预言学家,他是存在的探究者。
喜欢昆德拉的作品,半年时间里几乎读完他的全部。上述摘录的语句段落,皆出自他的《关于小说艺术的谈话》,这是一篇访谈灵。
※
三年五年,十年或更多年份。一盆花养了几年,算是新物还是旧物?花开常
新,姿色依旧,是新也是旧。
许多词语,是可以模糊的,没有必要爱憎分明。
许多人,是可以忽略的,他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心是神明,操控着我的命运,主宰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