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者的风言谵语》:二月风语【2014-02-13·14】

标签:
文学原创张筱思想随笔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作品 |
独行者的风言谵语
□
【2014-02-13】
他说:我无可救药地成为自已的过去,没有未来。的确,过去的,发生了的,存在着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未来,只是生命里的一场梦,大多数人愿意在这个梦中沉浸不醒。
他说:我承认我的小情感、小情调,也欣赏那些高尝的品德。而无论谁,都脱不了形式主义的干系,毫无例外。
他还说:身轻如燕,就是放下后的感觉。是放下什么呢,是过份的欲望、过多的名利,还是纠缠不清的一些情感?他说,他知道他放下的是什么,但一经讲出来,就被误解,宁愿不言。
没有亲密,也会亲爱。尘世里过多的言语,要分辨开来听,几分真,几分假,几分是戏谑。他说他有时感到自己竟然是面目全非的自已,而他却了解他自己:何为,为何。这一切都不是目的,一切都没有目的性。
在一个夜里,他忽然给她发了一条信息:我真的想你。短短的几个字,他相信对方懂得。
他,是我的一个朋友,亲密得如同我的影子。
小情感,小世界,小人物,小生活……他和我,都是小的。小得没有自我,只让生命放逐、流浪,或者燃烧。
写这些文字时,突然地想到了星空,在家乡小河边看到过的星空:星星是那么亮,那么多,却不耀眼;小河无声流过,两岸的村庄在黑暗中却呼啸着,令人心悸。我忘了,是在哪一次的归乡,是哪一年的哪一季,哪一季的哪一夜。但星空,依然在记忆中闪烁。
【2014-02-14】
昨晚的月,是缺的,肯定不如今日之圆满。可是,与文友的聚会,让情感饱满。
昨晚应堆雪之约,几个没见个面的文友小聚,谈了一些关于散文诗的话题,一些作品,某个圈子,某些人,当然对《散文诗》的评价,是忠肯的,特别是对邹岳汉老师主编的年选,大家还是持褒赏态度的。在座的四人中,堆雪、陆承与我,都先后曾参加过《散文诗》举办的笔会,有些共同熟悉的人,所以谈兴甚浓。陆承前几日刚见过面,倒是堆雪,彼此相知已近十年,却是第一次面对面。然就在我到约的地方等他时,他一眼就认出了我,彼此有着一见如故的亲切感。他是健谈的,也是平易的,当然,对于散文诗界(如果说有界的话)许多人事如数家珍,令在座的我孤陋寡闻的我听着新鲜。聚会,酒是少不了的,本来买单要走时,他又加了几瓶酒,直聊到酒店快下班才意犹未尽散去,道别时,我邀请他们春暖花开时上山,大家多腾点时间到半坡居,好好聚聚。
人,有时难免会落进错位的一种状态,这也是昨晚闲聊时,另一种感觉。好在,我早已从委曲求全这种状态中走了出来。作为四人中最年长的我,也举杯祝福:不管写的好与不好,能不能获奖,我们都要坚持写下去,好好地写。这,当然也是我的内心话,是对大家的祝福,也是借此说给自己听。
刚上班,许久没有联系的雨子打来电话问询,告知我她正在青岛驶往天津的高铁上。雨子不久刚从云南采风回去,电话中难掩兴奋,向我说了所见所闻,还有她去年额济纳回来《西征,西征》系列文字,邀我有机会到青岛和天津去玩。当然,我电话中痛快答应,有机会一定去。
雨子《西征,西征》系列之二中这样写我,纪录下她和朋友们的友情:
“
雨子,是一位享誉陇南的诗人,在甘肃诗界也为许多人所熟知,对她的褒奖和肯定,我很开心,没有想到的是,她对我的评价这么好,感谢雨子!
雨子的电话,勾起对许多朋友的回忆,面对岁月,人生的美好,的确是被友情不断地延绵着,何其幸!
今天,是最后一天传统的年了,在年复一年闹元宵的氛围中,没有惋惜,也没有感慨。无论什么节日,在我眼里,只是一个日子,是光阴的弥漫,是生命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