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西部宁夏甘肃青海湖天路 |
分类: 中国西南 |
六月初夏,儿子完成高考,我们久盼的西藏之旅开始启程。按照计划,我们将坐火车沿宁夏、甘肃、青海等省进入西藏,之所以选择坐火车去,主要是为了慢慢适应逐渐升高的海拔,避免产生高原反应。在火车上度过漫长的两天两夜是我有生以来的头一回,不过非常值得,因为一路上随着海拔的渐渐升高,景观随之缓慢变化,而风格却明显不同……,那种体验和感受能让你终生难忘!
天下黄河富宁夏
2012.6.13
经过一夜的颠簸,列车驶入宁夏。我们乘坐的是北京至拉萨的列车,就在我们睡梦之中,火车已经穿越了河北、山西、陕西三个省。早晨醒来,挣眼一看窗外,到处都是水田,满眼皆为绿色,不时地还有人在田间耕作,使人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某个水乡。然而,这里不是江南水乡,而是真正的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人们的印象中,西部荒凉贫瘠、干旱缺水,确实是这样的,但只有宁夏是个例外,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黄河。黄河在抵达宁夏之后,被南北走向的贺兰山脉挡住,通过青铜峡峡谷向北流,进入宁夏腹地银川平原。银川平原广阔,利用黄河水进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造就这里物产丰富,名贵中药枸杞和银川大米品质优良,造就了这里的“塞北江南”,描绘出一幅“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盛景。
在银川平原,黄河一改原来波涛汹涌的样子,变得温顺舒缓,由于平坦,黄河水可自流灌溉,这里到处都是引黄渠道,有的引黄渠道宽阔得堪比黄河主干。在这片广大区域湖泊、池塘和湿地星罗棋布,池塘渔产丰富,稻田波光粼粼,小麦沃野千里。
宁夏人可谓做足了黄河文章,著名的景区沙湖实际上是把黄河水引入沙漠而形成的,硬是把一片荒漠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每年吸引近百万游客。在我们列车经过的沙坡头景区,我看到了黄河漂流、黄河飞渡、激情滑沙、黄河水车等游览项目,这些都是紧紧围绕黄河而开发的。
九曲黄河流绵延 5500公里,流经9个省区,大多数省份都是干旱缺水的。但是,当你看到这里塞外的绿绿水乡,你不由得要羡慕宁夏人对黄河的开发利用,感叹天下黄河为什么要独富宁夏。
缺水的甘肃
列车离开宁夏中卫之后,不久便进入戈壁和盐碱地带,翻开地图一看,知道火车已经驶入了甘肃省。车窗外面,风电场整齐壮观,地上植被却很少,几乎见不到水源,土地十分贫瘠,这和宁夏波光粼粼的水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中国的西北非常缺水,而缺水之最正是甘肃。幸运的是,甘肃人不但似乎适应了干旱,而且学会了用更少的水生产更多的粮食。在车窗之外,你常常可以看到农民在铺设了地膜的垄沟内种植庄稼,因为它能保持土壤中的水份。有了全膜技术,就可以种植庄稼,有了庄稼,就可以养牛羊。“适者生存”,这正是甘肃农民的真实写照。
不过,并不是甘肃所有地方都缺水,甘南并不缺水,兰州更不缺水,因为黄河就穿越兰州市区而过。列车快到兰州的时候,黄河出现了,隔着黄河远远看去,兰州市区依山傍水,高楼林立。兰州是唯一黄河穿越市区中心而过的省会城市,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
不一会儿,我们的列车跨越黄河,徐徐进入兰州市区。这里是甘肃省的省会,是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七大军区之一的兰州军区本部所在地。兰州地理位置辐射陕、甘、宁、青、新、藏等省,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自古就是西北地区的经济和军事重镇。
无论是在列车上,还是在兰州站的站台上,我都能感觉到兰州并不似北京、上海那样时尚靓丽,建筑也不如广州、深圳那么现代繁华,这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西部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
美丽的青海湖畔
刚睡完午觉,火车就驶入了西宁,它是青海省的省会,距离兰州只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在西宁车站,标牌上已经出现藏语,而在站台上,牦牛奶制成的青海老酸奶也颇受游客欢迎,这些都说明我们开始进入藏区。
和甘肃相比,西宁周边的土地显得相当肥沃,遍地都是绿油油的庄稼,到处都是盛开的油菜花,看到的农舍也建的相当不错。在列车行进途中,我看到远处的山上,庙宇建的的金碧辉煌;我看到小河旁边,绿树葱油,奶牛在安静的吃草;我看到田间草地,农民们在耕耘和放羊……
离开西宁一个多小时之后,看到了大名鼎鼎的青海湖,这也是我最期待的景点之一。青海湖,是中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眼前的青海湖畔,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这里是真正的藏民牧区。
火车沿着湖畔开了很长时间,可以看到,湖的四周被巍巍高山所环抱。这些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有的山峰还是雪山,它们犹如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草原如碧绿的地毯一直铺到天边,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