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诗美杂谈文化 |
分类: 子川谈诗 |
怀
熊 焱
夜雨落在窗外
像你说话的声音,小小
你在两年前匆匆离开,就仿佛是在昨天
你才出门去买菜。小小
这两年来,我一个人寂寞地过
寂寞地守着我内心的苦、破碎的生活
累了,念一些人,想一些事
或者躺在床上,像一艘破船
我把自己搁浅了。小小
在这里,你的魂还在
你留在枕上的呓语和呼吸还在
从火葬场到家门口的路,只要半小时了
小小,别挤公交,打的吧
你遗留的化妆品、衣服、数码像机……
我都完好地放在柜子里的。小小
它们和我一样,一直在等你回来
小小,现在是十点钟了,夜雨依然在下
我有事要出去了,小小
我把灯开着。那温暖的光亮
就像你,在两年前守候着我在深夜里疲惫的奔波
评点:悼亡诗是诗歌作品中常见题材。从古至今,写得好的悼亡诗举不胜举,所谓情动于中,感人至深。这也印证了诗歌文体的抒情特质。
“从火葬场到家门口的路,只要半小时了/小小,别挤公交,打的吧”,“小小,现在是十点钟了,夜雨依然在下/我有事要出去了,小小/我把灯开着。那温暖的光亮/就像你,在两年前守候着我在深夜里疲惫的奔波”都是一些生活的细节。用细节来表现、来抒情,是现代诗的艺术特点,也是新诗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究其原因是现代诗没有旧诗的固定形式,若把“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译成现代口语,它原来的形式美感一旦不存在,用现代诗的美学趣味去欣赏,它的艺术品质就值得置疑了。现代诗在旧体诗的固定的形式美感缺失后,必须有构成审美的另一些要素嵌入。
除了细节,新诗在语序、音步、节奏等方面已经形成一些相对确定的美学要素。在熊炎的这首短诗中,它的断句、分行、音步都契合了新诗审美的美学原则。早逝女友“小小”的名字在诗行之间,时不时就情不自禁地跳出,有时在句前,有时在句后,语气看似平缓却深蕴伤痛,更重要的是作者对它的处理,在本诗中兼有内容与形式的美感。(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