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行(十二)~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承启楼

标签:
原创作品江城子土楼霞丹福建土楼世直摄影 |
分类: 图文游记 |
【江城子】土楼霞丹
闽西山地起云烟,掠平川,望霞丹。
芳草缤纷,水漫过桥栏。
忽见团城移眼目,知永定,入其间。
土楼城堡落田园,首之冠,固千年。
八卦天元,人气聚城垣。
一曲行空思道远,传文化,汇方圆。
选择福建行,亮点除了已经介绍过的武夷山、南少林寺、开元寺、南普陀寺、鼓浪屿,就是福建土楼了。
还是N年前就听说美国间谍卫星早在六十年代就发现福建西部有众多捉摸不透的建筑,它们错误的认为那是“核弹发射井”。要知道,冷战时期,“福建前线”可是非常敏感的地区。美中情局1985年派遣了一对夫妇伪装成游客,到闽西的永定县秘密调查,才搞清楚所谓的“核弹发射井”原来是闽西客家人居住所。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就有了要到闽西看看的想法,曾让老美担忧过的独特建筑,在我的脑海里还是充满了神秘感。
再后来,独具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筑——中国“福建土楼”2008年7月7日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永定、南靖、华安的六群,四十六座土楼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可以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要我说,它也是用土办法建造出来的具有一定艺术成就的不朽建筑。中国名胜很多,真让我向往的地方也不少,一步步走过,我把参观福建土楼归结为两个字:“奇特”。
这次跟团去的是福建土楼的永定景区,从厦门到景区也就是二百公里的路程,进入永定你就会看到我们称作村庄的奇特建筑,都是大小不一的土楼,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在绿色的山野间时隐时现,这一奇特景象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身后一排坐位上的一个小伙问导游:“这么大的建筑下边怎么看不到窗户啊。”导游回答说:“所有土楼为了安全,外墙一层和二层是不开窗户的,一般有大门一个,后门一个,在那个年代,后门也是不常开的。这其实就是个城堡,固若金汤。”看的出来,大家都很好奇,都想快点钻进去探个究竟。
旅行社带我们参观的,也是福建土楼群中最大的一座土楼,它叫承启楼,它坐落在高头乡高北村西北部。大巴车就停在景区边上的停车场,没走多远就看到有土楼风格的现代建筑,那就是景区管理处,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几个鎏金大字显得很庄重。进入景区,顺着台阶向上前行,给我的感觉,这有点像我老家的地貌,丘陵地带,起伏不是太大。走过这段山地,突然有进入平川的感觉,高北土楼立时就展现在我们面前,用个不恰当的比喻,怎么给我了原生态的感觉,站在这庞然大物面前,真感到自己好渺小,这是客家人用什么智慧夯筑起这么高大的建筑,这不就是个土墙吗?几百年来怎么就能岿然不动?
这让我想起我的老家黄陂,我下放时还见到一些村民用夯筑的方法建筑房屋,和这比起来起真是小巫见大巫,再弄的结实,我们那也是管不了二代人的。据记载,承启楼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而后依次建造第二、三环和第四环,清康熙四十八(1709年)落成。圆形土楼,坐北朝南,占地5376.17平方米。全楼由4圈同心环形建筑组合而成,两面坡瓦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架构,内通廊式。它有土楼之王称号,可见气势恢宏。
不用人介绍也知道建土楼不是一般的工程,也不是一般人能建的起的工程,这让我马上联想到客家人团结、互助的精神。不管在什么地区,不管在什么年代,都有贫富之分,可客家人很好回答了我们的问题。看着厚实的墙垛,又想到我老家纯粘土夯打的山头墙,客家人的土墙里边可是要掺加杉木、石头和竹片的,墙泥里还添加了糖、蛋清和糯米,房屋主体楼阁采用的是土木结构,穿斗锁木,固若金汤之谜也就是我说它的奇特之一。
我看到的承启楼,到如今还是一片兴旺景象,这体现了客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理念,我总结它是:齐心合力,就地取材,镶嵌古朴,打造独特。田园风光,依山傍水,人文地理,回归自然。这让我想起在北京园博园参观福建园见到的一个土楼半壁残墙的缩影,在落日余辉下,高墙上一个个不大的窗户就像一只只亮晶晶的大眼睛,就像身居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在遥望着自己的故乡,有期盼,有梦想,圆心凝聚,天地人和,他们天人合一的理念也是我要说它的奇特之二。
走进承启楼,乍一看还真有点犯懵,只感觉里三层外三层的,先试探着走了最外的一大圈,总算整明白了点,这“承启楼”有300多个房间,面积5376平方米。最外圈的“遗经楼”有五层楼,面积10336平方米,光是厅堂便有51个。从介绍栏上得知,一位日本建筑学教授参观完永定土楼后写道:“这动人的客家土楼,与其说是一幢庞大的住宅,不如说是一座小城市。”
承启楼最多时曾居住80户人家,一个个厅堂及天井和若干个房间,就组成了一个小生活单元,围在一个大圆中,最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就是环中的祖宗祠堂。一个大门进出,体现的是融洽的氛围和共享天伦之乐的乐趣。待我都转完了,也全都明白了,原来如此庞大的民居,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排列整齐,规划严密,在那个年代,大门一关,还怕你强盗土匪不成。八卦布局也是我归纳出的奇特之三。
我看承启楼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人文景观。那么多人,那么多户生活在这一乡土建筑里,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尽管他们的孩子也到外边去打工,尽管有些人也搬出了土楼,还是有那么多人坚守在这里,他们一边从事旅游业,一边耕种着自己的土地,他们坚守的不光是传统文化,还有客家人的思想。尽管时代在变迁,可这些文化遗产会时刻提醒我们反思,人与自然还是回归本性的好。客家土楼这种独特的地域性建筑,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一定会永远扎根在这片热土中。
大巴车缓缓的天出了景区,我的影子却留在了那里,我被闽西客家人的精神深深感染。
这张小图是从网上下载的,我们参观时不让上楼,也就不能拍到这土楼的全内景了。
从网上下载来,为的是更好的让来访的朋友直观的了解到承启楼的全貌,
就不难看出土楼内几环的路径和它壮观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