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姚天沐

标签:
原创作品画家—姚天沐中国美术馆世直摄影 |
分类: 感悟随笔 |
周六,一家人来到中国美术馆,也主要是想看看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山西画院联合举办的《姚天沐从艺65周年回顾展》。
中国美术馆是我常来的地方,也会定期收到美术馆派发的展讯资料,来之前早就拜读了由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选写的《出自内心的真情——姚天沐的绘画艺术》文章,了解到了一些姚老的创作思想,以及他的创作风格。他擅长中国画、年画、版画,对于多面手的画家我向来是仰慕的,偏爱的是他们对艺术的苦苦追求。特别欣赏他们的作品面向的就是土生土长的黄土地,通过手中的画笔,在不同时期,用主旋律去勾画出一幅幅生动而鲜活的画面,让你百看不厌,让你感到画面里的故事就像离自己很近。
这次来美术馆是孩子提议的,他刚从欧洲旅游回来,去了卢浮宫,突发奇想的要与老爸一起去国家博物馆看看,这不,看我常到中国美术馆,又提出与我一起去参观西北画家的展览。中国画不同于西洋画,他能接受吗?特别是宫廷画派,风格不同,并没有大的可比性,可灵感是相通的,人物及有生命特征的,传达的是情感和内心世界;自然风光所描绘的是它的古朴和自然之美,手法不同,可都能让人在大千世界里感受到不同艺术风格的魅力。
先说说姚老,姚天沐,他1930年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县,生长在仙游县。1955年毕业于东北鲁迅美术学院绘画系,同年分配到山西工作,历任山西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五、六届理事,现任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他的作品曾参加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届全国美展,第五至第十五届的全国版画展。曾获第八届全国美展最就奖、第十二届人画版画展银奖、台北第七届国际版画双年优选奖、“正义——和平”国际美展特别奖、纪念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鲁迅博物馆等处收藏,并被选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当代美术》(外文版)、《中国百年版画》、《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大展作品集》等大型画册中。出版有《姚天沐国画》、《姚天沐版画》等多种个人画册。
从他的简历和成就不难看出,他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大画家。特别是搞这类艺术的,是要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能体现不同时代,有独特而创新的作品,有让人信服,令人叫绝的作品,才能称的上是当代画家。正是这些原因,也才促使我关注他,就想来欣赏他不同时期的作品,更想在这种大展中,欣赏到艺术家多元艺术的风采,回眸过往,虽说有些老作品在灯光下显得有些陈旧和沧桑,可仍旧不失艺术的感染力。
我也是怀着浓厚的兴趣来参观姚天沐画展的,一进五号大厅,迎面的展览介绍就不必细说了,左转看画,映入眼帘的就是他精美的作品。年画《在艰苦创业的日子里》,一下就把我带入到了改革开放前的年代,艰苦创业就是当时的口头禅,与天斗,与地斗,还要与阶级敌人斗,再艰苦也不忘记手拿语录来学习,很真实的再现了那个年代的人和事,很有亲和力。年画《小二黑结婚》是他1984年创作的作品,这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故事了,可在当时农村还存在旧的思想,他用四条屏,串联起了整个故事情节,很好的宣传了婚姻自由的社会新风尚。
国画《乘胜前进—1948年毛主席东渡黄河》,再现了伟人当年的风采。版画《山脊梁》、《黄河岸》《小河》有浓郁的西北风情韵味,更给人开阔的视野,领略祖国西北色彩的斑斓,给人豪迈之感。我不会绘画,可喜爱字画。进入第二个厅堂,他的花鸟画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特别在参展的作品中,好多画中都有松鼠,正如邵大箴先生在文章里提到的,他的花鸟画“程式化语言与生动性描写巧妙结合,从而赋予他的作品以独特的个性面貌”。真是给人活灵活现的感觉,格外招人喜爱。
姚老先生到如今还在坚持创作,当看到他去年的作品《平行关颂》和《耕者知塬》,都是漆刻· 雕填 ,被他的创新和勤奋精神所打动,特别是这些耐人寻味的作品,包涵着艺术家的修养和真挚的情感,不停的用心去构筑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用一颗平和的心去浇筑永远值得留存的作品,体现的正是作品本身高旷清远的品格。
夫人和孩子一直在我左右,他们也被画家的作品深深感染,没有过多的语言,有的只是感知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