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山

标签:
原创作品七绝阳台山世直摄影彭世直 |
分类: 图文游记 |
七绝/阳台山
幽香古道绕林间
圣境云峰举步艰
攀上阳台观日月
迷离双眼入斑斓
上周六去爬了海拔557米的香山,也算是热身,就计划着这周六再去攀爬北京西山风景区里最高的山峰阳台山了。阳台山主峰海拔1278米,不是开车上山,从西山脚下的“妙峰古道”,也是阳台山的山门吧,径直向上攀爬,想登上主峰最高点,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是早上九点半到达这里的,攀上阳台山,再沿山上公路西北行,攀上妙峰山的玫瑰园山顶,去看滑翔伞飞行,用了近四个小时。下午两点开始抓紧按原路下山,马不停蹄、快步流星,下到山脚大门,整个下山过程用了二个半小时,这让我体会到了那句话,“山高路远”。
攀爬过阳台山周边的凤凰岭、白水涧、鹫峰等山峰,当你登上阳台山平坦宽阔的山顶,这些山峰都在你的脚下,真有飘飘然的感觉。联想到山麓脚下三门木牌坊,檐下匾额“妙峰古道”,中间楹联:“四十里仙路云程于兹起步;数千年灵山圣境到此澄心”。两侧的楹联:“此地有峻岭崇山茂林幽谷;随处多奇花异草怪石清泉”。牌坊后一景观石竖立,“妙峰古道”,石后白墙黛瓦,衬托出阳台山的妙趣所在。
登阳台山的路有古香道之说,是通往远处妙峰山顶的中北道,原为山间土路,崎岖难行。相传,清同治年间,慈禧太后要去妙峰山进香,太监安德海为讨好慈禧太后,出资重修此道,因此,山路高而不危,平而缓,便于登山行走。古道两侧,古树名木众多,沿路拾级而上,绿树成荫、花香四溢。阳台山古香道原有茶棚五个,现还没有完全恢复,特别是山的高处,路段崎岖,有些地方过于狭窄,更有多处险境。想那慈禧老太后也是随意一说,太监安德海更是虚张声势,另有所图了。
在上山的途中,老远就可看到一巨石,上边写有骆驼石。这为阳台山古香道三奇石之一,石高五米,长七米,重达百吨,因石上有双峰,石首昂立,形似骆驼而得名,明清时期到门头沟妙峰山进香的人皆知此石。骆驼石全身是由无数卵砾挤压而成,卵砾原居沧海,历经地壳运动停卧于此,《妙峰山琐记》记述,骆驼石上原有人镌刻字迹,传说骆驼石在早年曾遭两次雷击,石首因此而残断,字迹全无。1997年风景区请书法家题字“骆驼石”,雕刻成长一米,宽三十厘米的汉白玉横碑,镶嵌在骆驼石上。
金山寺,今年春天去爬鹫峰,下山后又来阳台山,曾攀登到这里。金山寺是座古刹,始建年代不祥,只知道金代“金水院”建于此。金山寺素以“三绝”闻名,第一绝为公孙林,公孙树既银杏,俗称白果,是中国著名的植物活化石。第二绝为金山泉,因寺后山峰名金山而得名,金山泉是北京西山名泉之一,泉水清凉甘甜,沁人心脾。第三绝为玉清殿的关帝爷,关公塑像体形敦实,目光严峻,双手抱笏,仪态矜持,龛上回龙凤舞,可惜现已荡然无存。金山翠碧幽谷,背倚青山,以林、泉、寺著名。金山寺现正大门紧闭,正在修建中。金仙庵,传说清代慈禧的表妹金仙,削发为尼在此修行出家,回此得名。
看到有两拨人在排队灌泉水,好多人还是远道而来。这里千百年来泉涌不断,享誉京城,被称为“金山圣泉”。景点专门砌了影壁,立碑署名,并建了带汉白玉栏杆的水池,栏杆的石板上分别铭刻着“畅流千年”“饮水思源”,游人至此都以饮金山泉水为一大快事,我也没功夫在这等着排队,上前向人家讨要了一点,入嘴后只感觉清凉爽口,有甘甜之味道,乃之好泉水。
从金山寺院墙边上继续向上攀登,给人感觉是漫长的过程,像是沿着蜿蜒的山路上上下下,有翻山越岭的感觉,越往上走,走半天也别想碰到两个人。在茂密的林子深处走,鸦雀无声,有一点响动,精神上都会有第一反映,这是人的本能吧。我下意识的找了一根干树枝拿在手上,一是探路,二是防身。脑子里多少也有点害怕的阴影闪过,想这茂密的林子,说不定会从中窜出个什么危害人的野生动物吧。遇到的小动物是真不少,长得像蜥蜴的家伙,就是小点,时不时的就窜到了你脚下边。路边的野山花真不少,白的、黄的、红的、紫的,千姿百态,还招引着不少胡蝶飞来飞去。
喜欢在视野开阔的地界停下来看看风景,居高临下观风景的感觉真好。当登上阳台山主锋顶,蓝天、白云,还有近处和远处的山,山脉绵延南北,沟壑纵贯东西,群峰如笋、峰峦叠翠,长谷巨壑、满目苍翠。这就是著名的北京西山风景区,远望北京城,道路纵横,建筑鳞次栉比,西山山脉成了天然屏障,让京城成为福地。转身看巍巍群山,更是奇峰秀丽,缠绵万里。山川连成一片,就像都在你的脚下。这里就是门头沟、海淀、昌平的交界处,群山像万马在奔腾,波澜壮阔。
看到盘山公路的西北方向就是属于门头沟妙峰山的玫瑰园,虽说过了季节,不是漫山遍野紫红一片,香飘满谷的迷人景象,可蓝天白云和色彩鲜艳的滑翔伞交织在一起,更给人一种精神和视觉的冲击,尽管双腿都有些疲惫,还是不顾一切的奔向了那里。为了赶走近路,走了两段野路,头一段走的人多一点,基本踩踏出来了,虽说有的路段脚下也是万丈深渊,小心大胆的走也就闯过来了。可另一个山头的翻山野道就没那么顺利了,用披荆斩棘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因穿的短袖衣裤,两条胳膊和两条腿,大大小小的划开了不少血道子,这个时候只能进,而不能退,真是硬着头皮,壮着胆子走了出来,来到了门头沟妙峰山的地界。
这里的山川太壮丽了,可时间不能让我久留。赶快爬上顶,近距离观看滑翔伞的美妙飞行。山头上全是玩滑翔伞的家属,他们都是举家而来,就是来分享受飞行的快乐。滑翔者都是滑翔伞俱乐部的成员,这里也是他们经常活动的场所。他们都是开车而来,一直开到这山顶上,没有几个能像我这样从北安河西口一直徒步翻山越岭来到这里,只不过我们从事的是不同的运动,都是为了健身,让身心受益。
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看滑翔伞的飞行,就在我的头顶和万丈深渊上快速地飞来飞去,飘飘欲仙,让人浮想联翩,情不自禁产生的意念,也像是悠荡在这万象间。其实这应该称之为表演,是没有太多观众,而最具惊心动魄的表演。我兴奋不已,不停着按动着为了爬山轻便而带来的小不点相机的快门,捕捉着一个个灵动,且色彩斑斓的画面,陶醉在这山野间……
上边我的一张图片是在妙峰山地界处,一个年轻的山地车爱好者给我拍的,虽说是逆光,可我同样喜欢。西山外波澜壮阔的景象给我带来的是震撼,脚踏群山之上,有种自豪感,心境也格外甜美。喜欢这样的年轻人,一个北漂的大学生,在北京工作才二三年,周末之余就来郊外活动,他讲,他原来身体不好,工作压力也大,自从去年开始锻炼身体,跑步、爬山,现在又喜欢上了山地车,尝到了甜头。
喜欢挑战大自然之人,身上凝聚着一种精神和力量,总能战胜一切。正如这位年轻人,骑不动了就推着走,可目标就是要攀登到顶峰,决不退缩。短暂的交流就能产生一些共鸣,时尚的精神没有老少之分,相互学习是互补,也是境界的升华。欣赏这样的年轻人,似乎看到了我年轻时的影子。我们还谈到远郊的灵山,海拔二千多米,说不听那天我们又会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