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如何让银行年赚2万亿息差反哺百姓
央行暂停与本博同步的《慧眼财经》公共微信开通了,微信号:yfh60716;也可扫描二维码
首先需要纠正的是,计算银行息差应该以贷款总额为基数,2013年人民币贷款余额71.90万亿元,按照在2.5%到3%之间的利差水平计算,息差收入在2万亿元左右。2013年银行业实现了净利润1.38万亿元。贷款利息收入是银行净利润的主要来源。
其实,银行贷款综合收益远远高于2.5%到3%之间的利差收入。一笔贷款,银行对贷款户附件的其他财务收益指标非常之多,比如:要求贷款户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保险基金产品、从贷款中预存一定比例不能使用、强行要求做所谓的投行业务等等。综合下来一笔贷款,借款户付给银行折算利率在10%以上。
当然,在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情况下,本身也无可厚非。但是,在银行基本垄断信贷资源情况下,造成的金融资源配置不公,进而掠夺实体企业以及普通百姓利益也是显而易见。
从内部治理看,如果银行长期倚仗相对垄断,躺着就可以赚取年2万亿元左右的利息收入,那么,哪来创新动力,又如何能够提高竞争力呢?更谈不上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了。这种传统守旧思维越来越严重必然使得银行遭遇一点点竞争就会如临大敌、败下阵来。
阿里小贷曾经惊出银行一身冷汗,支付宝动了银行支付结算中间业务的奶酪,更加令人惊愕的是,一个余额宝就让传统银行如临大敌、惶惶不可终日。就连一向财大气粗的四大行都坐卧不宁,共同出台围剿余额宝的限制性措施。继四大行中的工行、农行、中行相继调低对支付宝快捷支付额度以来,支付宝交易量最大的建行也对支付宝“发难”,把快捷支付额度调低到了单笔最高5000元,每月不超过5万元。至此四大行全部出台了制约余额宝的措施。其背后透露出的是银行对余额宝的惧怕和应对互联网新金融的底气严重不足。
试想,余额宝与庞大的银行104万亿元人民币存款相比较仅仅5000亿元,占银行人民币存款0.48%,就将银行吓得昼夜难寐,那么,将来网络银行挂牌后,传统银行究竟会怎样呢?
管理层必须要将在温室里养着的传统银行放到市场里经受洗礼、风雨和冲击,才能使其真正见见世面,真正长大。不妨首先从银行高达2万亿左右的利息收入反馈企业、反哺百姓开始。一种方法是采取管制行政手段,现在大多数央企都已经开始从利润中上缴红利,回馈百姓。而一直以来国有金融企业却不上缴一分钱红利。如果按照15%比例上缴红利的话,那么,2013年银行业实现了净利润1.38万亿元,上缴红利就达2070亿元。充实社保资金,惠及普通百姓。同时,严格限制和监管银行贷款上附加的各种不合理收费。
根本措施是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回馈百姓。首先,尽快实行利率市场化,取消存款利率上限管制。这样的话,存款利率走高可以回馈百姓,贷款利差缩小也有利实体企业。
其次,以市场化思维从外部压力促使商业银行反哺企业和百姓。放开和鼓励市场化融资,放开和鼓励市场化、阳光化、透明化的金融理财产品。比如:鼓励和支持余额宝、微信财付通等“宝宝”类产品发展。形成三个市场化倒逼机制:一是倒逼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尽快取缔目前事实上存在的管制利率和社会融资利率双轨体制。二是倒逼或者曲线督促银行不得不反馈百姓。余额宝的货币基金主要投向了银行同业协议存款,而这些收益最终让客户得到了。本质是银行的垄断高收益,被市场化手段的余额宝夺来后让渡给普通百姓。三是倒逼银行不得不改革创新,使得银行从躺着睡觉就可以赚取暴利的梦中惊醒过来。这就是市场化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无限威力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