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年油价首次上调有点不地道

(2013-03-01 10:21:47)
标签:

财经

今年油价首次上调有点不地道

    24日晚间,发改委突然宣布25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90元,折算到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最高零售价分别提高0.22元和0.25元。

考虑春节因素,发改委本次调价时间点适度延后。然而,24日晚间突然宣布上调油价,使得消费者大感意外,给民众以措手不及的感觉。历次上调油价有关部门都会提前几个小时暗示放风,这次突然袭击,不免让社会各界疑窦丛生。虽然这次上调油价仍符合成品油价格管理办法“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上涨幅度已超过4%”规定,但还是让人感觉有点不地道、不舒服。

国际油价大跌,我国逆势上调油价。上周后期受来自美国、欧洲的不利经济数据影响,加之美国上周原油库存大增,国际油价连续大幅跳水,纽约商交所四月交割的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跌至每桶92.84美元。ICE四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跌至每桶113.67美元,三地原油变化率也因此涨幅收窄,在4%稍多。如果继续下跌,将会回到4%以内,那么,这次涨价就泡汤,也许就要再观察22个工作日。正如 林伯强 教授所言,近期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促成了发改委在元宵节当天宣布调价消息。“鉴于目前国际原油的下行走势,如果发改委继续延迟到下周上调油价,本轮油价调整或有搁浅可能。”不禁要问,为何非要匆匆上调油价呢?既然已经延缓调价并且国际油价在大跌,为何不再观察几天呢?油企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到底应该如何权衡考虑呢?

周边地区油价在下调,我国却逆势上调。在大陆元宵节匆匆上调油价,让消费者连元宵节都没有过好的同时,我国台湾地区却下调了油价。巧的是,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昨日也对油价进行了调整,于今日零时起调降各式汽、柴油价格每公升各0.4元、0.3元(新台币)。无论大陆上调多么合理,与周边地区降价相比,这个反差太大,民众心理难以接受。

在物价明显上行时期上调油价,不免让人对助推通胀的担忧。目前,物价已经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上涨,通胀形势不容乐观。在这个关键时期,油价上调对物价的影响不能直观计算所谓对CPI增幅的直接贡献率为0.01%这个概念,而应该考虑对下游物价的间接传导作用。在运输成本中,汽柴油成本占50%以上,油价上调将直接拉升其运输成本上涨2.4%,这意味着物流成本上升1.7%。最终都会打入到最终商品之中,助推物价上涨是不争的事实。

油价之所以如此敏感,大众如此关心,主要是我国油价负担在全球各国已经排名第九位。根据彭博社公布的数据,中国大陆人均日收入为18美元,而一加仑汽油价格约占中国人日均收入的26%,油价负担全球排名第9。实际油价负担在全球可能更高,因为中国大陆人均日收入为18美元(约合人民币113.4元)是被高估了。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城镇居民(不算农村居民)收入数据折算,中国大陆城镇居民人均日收入14.7美元(约合93元人民币)。

从25日匆匆提高油价后,无论国际油价如何下跌,下调油价也要再等22个工作日。这次上调油价后,一方面北京地区又重新回归8元时代,消费者负担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两油企炼油利润将提升150元/吨,最大获益者和赢家当然是两桶油了。

油价作为经济的基础性生产资料和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商品,在目前已经过高情况下,上调油价一定要谨慎、小幅度,防止伤及实体经济、消费者和百姓。类似这次上调油价,能不调尽量不调,能缓调尽量不早调,能观察尽量再观察一段。同时,旨在缩短调价周期的新成品定价机制应该及早出台。


新闻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2/24/c_114782280.htm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30225/111014636393.shtml

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ecial/2013cpyxt1/20130224/7695057.s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2/25/c_12438308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