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上市银行降低分红比例利避谈
为了提高资本金,同时达到中国版巴塞尔协议三的资本监管要求,上市商业银行有望获准通过降低分红比例增加利润留存,促使资本补充转向“内生性”增长。
如何建立完善上市公司资本金补充机制,社会各界都在持续研究探讨。对于当前上市公司两眼盯着资本市场增发、再融资来补充资本金,市场投资者意见很大,A股市场承压较大。特别是诸如银行这样的航空母舰上市公司,动辄增发和再融资上千亿元,对股市打压较大,对股民信心挫伤不小。这种IPO天量发行、资本金一不足就在股市掘金的惯性,被投资者冠以圈钱市的帽子名符其实。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我国资本市场很难有起色。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下滑,企业经营不景气,利润增速大幅度下降,导致上市银行不良贷款呈现上升趋势,这种趋势短期内有加剧迹象。不良贷款上升必然消耗资本金,资本金严重不足问题将很快表现出来。那么,上市银行如何补充资本金呢?是通过增发、再融资继续在股市圈钱,还是通过别的途径增加资本金呢?社会各界特别是投资者呼吁银行通过利润补充资本金的呼声已经很久并且越来越高。
通过自身利润补充资本金是一条可行有效途径。如今的银行与过去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当前,最赚钱、利润最大的是银行,2011年银行业实现利润总额高达1.25亿元,其中上市银行实现利润为9000亿元。这么庞大利润额度给上市银行利用利润补充资本金提供了坚实基础,也就是说银行有利用利润补充资本金的实力。这是促使银行资本补充转向“内生性”增长的必然要求。那么,如果通过利润补充资本金也是一个值得商榷探讨的问题。
“上市商业银行有望获准通过降低分红比例增加利润留存”来补充资本金这种方式有利有弊,值得探讨。对于上市银行来说,减少给股东股民分红后,直接增加了用利润补充资金的实力,减轻了上市银行压力,确是百害而无一例。目前银行股绝大多数由汇金及各类机构持有,似乎对散户影响也不大。但是,降低上市银行分红比例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这无疑是对价值投资者和的沉重打击,是对中国证监会竭力倡导价值投资理念的颠覆。近期,监管部门一直在培养和倡导价值投资理念,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投资优质蓝筹股等。一个实在步骤就是提高上市公司分红比例,从稳定长期回报上引导价值投资。许多散户都随即调整投资理念,纷纷加入到价值长期投资行列。上市银行是蓝筹的主力军。而在这个时候,竟然动议降低上市银行分红比例,如何让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理念和投资蓝筹股呢?虽然汇金和机构持银行股占绝大多数,而这是IPO阶段形成的,关键在于在二级市场对一般投资者的引导和吸引力。航空母舰的上市银行不能逆监管理念而动,不能把市场引导到过度投资炒作上。因此,上市银行降低分红比例对整个市场的示范作用是极坏的。
促使银行资本补充转向“内生性”增长主要是指,从上市银行自身留存的利润上挖掘,而不是将分配给股东股民的红利让渡给银行来补充,这样的话银行仍然没有任何压力。上市银行分红比例平均为30%,就拿2010年上市银行9000亿元利润来说,分红后银行自己掌控的净利润仍有6300亿元,完全可以用一大部分补充资本金。同时,分红比例不但不应该降低,反而还应该提高。提高分红比例后,大股东的汇金和机构们可以用自己的分红资金通过定向增发等形式反过来增加自己在银行的资本金比例。
总之,银行降低分红比例弊大于利,特别是对价值投资者是沉痛打击,是逆监管部门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而动的行为。
新闻链接:http://finance.chinanews.com/fortune/2012/09-22/42039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