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客观看待银行总资产达113万亿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在总资产中贷款资产占比不低。2011年全国金融机构境内外各项贷款为51.4万亿元,占银行业总资产的45%,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在银行业所有资产中贷款资产是风险相对高的资产。这说明我国银行业风险资产占比过高。事实也确实如此。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银行业贷款增速都呈现在18%以上,金融危机时期高达20%以上。信贷资产规模扩张如此之快带来两个结果:一是利润暴增。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总额突破一万亿元,增长率高达25%以上,个别银行最高达到50%。受到社会各界暴利的指责和诟病。其利润主要来源于贷款扩张带来的利差收入。贷款扩张得到了几大商业银行行长的肯定回答。
二是带来不不良贷款的风险隐患。从去年后半年开始,银行业不良贷款已经开始上升,特别是2008年4万亿投资配套的大量贷款风险开始全面暴露。今年一季度不良贷款继续增长和暴露,使得许多商业银行包括大型银行开始紧急排查不良贷款增长原因,查找贷款风险隐患。如果不出所料,随着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集中到期,随着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带来的房地产贷款风险隐患逐步暴露,随着金融危机大投放时期的大量贷款风险浮出水面,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风险将会出现加速暴露和集中爆发的状况。虽然银行业规模很大,一时盈利很多,但是,资产风险隐患不少,赢利性不可持续。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和清醒头脑。
我们决不能津津乐道于银行业总资产规模大,更应该看到背后存在的风险隐患和问题,追求又大又强、又大又好,关键在于质量高、质量好。对策之一是,应对经济滑坡的宏观政策一定要转向,首先要转变传统观念。中国通过创造需求和扩张银行贷款刺激经济的做法应该彻底改变。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像许多其他国家包括美欧等主要以财政刺激为主。相反,在经济滑坡时,银行业反而应更为审慎,因为,银行赖以发放贷款的资金来源毕竟是存款人的,而不是银行自己的。
新闻链接: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View/D7CA8516B0A8469DADE87ECB
http://www.pbc.gov.cn/publish/html/2011s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