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客观看待银行总资产达113万亿

(2012-05-05 09:59:21)
标签:

财经

客观看待银行总资产达113万亿


    银监会网站发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13.3万亿元,同比增长18.9%,负债总额106.1万亿元,同比增长18.6%,所有者权益7.2万亿元,同比增长23.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银行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四大国有银行全部完成改制上市,非银行金融机构蓬勃发展,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特别是银行业资产增加很快,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一举摆脱了经营困难局面,成为国内盈利大户,在国际银行业异军突起,多项指标数据超越美欧,进入世界前列。特别是经受住2008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考验,在美欧国家银行纷纷倒闭和出现经营困难情况下,我国银行业始终保持稳健发展,对整个宏观经济给予强力支撑。银行业总资产突破百万亿元达到113.3万亿元就是巨大成效的数据体现。我们对此应该感到欣慰和高兴。

   在欣慰和高兴的同时,更应该保持清醒头脑,更应该看到113.3万亿资产背后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乃至危机”。必须看到,在庞大、光鲜的总资产下,银行业净资产并不高。总资产(113.3万亿元)—总负债(106.1万亿元)=7.2万亿元净资产。净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仅为6.35%。同时,2011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05万亿元,占净资产的14.6%,比例并不低,净资产对于不良贷款的覆盖率并不高。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在总资产中贷款资产占比不低。2011年全国金融机构境内外各项贷款为51.4万亿元,占银行业总资产的45%,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在银行业所有资产中贷款资产是风险相对高的资产。这说明我国银行业风险资产占比过高。事实也确实如此。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银行业贷款增速都呈现在18%以上,金融危机时期高达20%以上。信贷资产规模扩张如此之快带来两个结果:一是利润暴增。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总额突破一万亿元,增长率高达25%以上,个别银行最高达到50%。受到社会各界暴利的指责和诟病。其利润主要来源于贷款扩张带来的利差收入。贷款扩张得到了几大商业银行行长的肯定回答。

二是带来不不良贷款的风险隐患。从去年后半年开始,银行业不良贷款已经开始上升,特别是2008年4万亿投资配套的大量贷款风险开始全面暴露。今年一季度不良贷款继续增长和暴露,使得许多商业银行包括大型银行开始紧急排查不良贷款增长原因,查找贷款风险隐患。如果不出所料,随着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集中到期,随着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带来的房地产贷款风险隐患逐步暴露,随着金融危机大投放时期的大量贷款风险浮出水面,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风险将会出现加速暴露和集中爆发的状况。虽然银行业规模很大,一时盈利很多,但是,资产风险隐患不少,赢利性不可持续。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和清醒头脑。

我们决不能津津乐道于银行业总资产规模大,更应该看到背后存在的风险隐患和问题,追求又大又强、又大又好,关键在于质量高、质量好。对策之一是,应对经济滑坡的宏观政策一定要转向,首先要转变传统观念。中国通过创造需求和扩张银行贷款刺激经济的做法应该彻底改变。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像许多其他国家包括美欧等主要以财政刺激为主。相反,在经济滑坡时,银行业反而应更为审慎,因为,银行赖以发放贷款的资金来源毕竟是存款人的,而不是银行自己的。


新闻链接: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View/D7CA8516B0A8469DADE87ECB0636067C.html 

http://www.pbc.gov.cn/publish/html/2011s0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