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致癌门吞噬蒙牛111亿市值的警示
蒙牛乳业2011年12月28日在香港市场大幅低开后全天低位震荡。截至收盘,蒙牛乳业重挫23.95%,报20.00港元,每股大跌6.3港元,成交15.64亿港元。一天之内,市值蒸发111亿港元。蒙牛原料供应商现代牧业28日在港股价也暴跌13.4%(2011年12月29日《京华时报》)。
中国内地乳品业只从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后,不但一蹶不振而且从学生奶事件但现在的蒙牛致癌门事件,乳企负面新闻事件接连不断。直到今天,所有消费者购买饮用国内乳企奶制品都心有余悸。从而使得进口奶制品趁机而入,市场份额大幅提高。中国大陆乳企在消费者中公信力大幅下滑,在民众中形象已经轰然坍塌。
任何企业特别是涉及最广大消费者的食品饮品企业,做企业就是做良心,就是做企业的品行品德,就是做企业的公信力。在消费者和公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轰然倒塌,对一个企业特别是对于食品饮品企业来说是致命的。中国内地乳企正在面临这种致命境况。
无论监管部门对诸如学生奶、致癌门等食品安全问题如何处罚,我们相信市场的力量是巨大的。市场和消费者将会做出最终选择,将会使得屡曝食品安全问题,贻害消费者的企业受到最为严厉严重的惩罚。蒙牛致癌门就是鲜明例子。
除了蒙牛一天之内市值蒸发111亿港元外,德银将蒙牛乳业由“买入”下调至“持有”评级,目标价由31.5港元大幅下调28.3%。从销售市场看,在北京某大型超市,根据这两天的监测数据显示,蒙牛牛奶销售下滑达到37%,受蒙牛影响,伊利也下滑了2%左右。
其次,在媒体越来越开放,新媒体、自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踏踏实实做产品,做安全和消费者放心的产品,不能心存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否则,必将受到严重惩罚。想包和捂是包不住、捂不住的。包括一旦事件发生后,以欺瞒和应负公众、消费者的态度采取应急应对措施是行不通的。
最后,所有企业都应该明白,企业与自然人是一样的。在公众和消费者中树立良好公信力、良好形象可能需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百年,但是,毁掉公信力和形象可能只需要一天、一个小时、一件事情。只要损害消费者利益特别是威胁到消费者健康,谁也保护不了、谁也护不了犊子,市场和消费者将会彻底将其抛弃,市场和消费者是无情的。
新闻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ggscyd/20111229/0255110884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