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居民投资为何首选再度转向房地产

(2011-01-01 11:35:20)
标签:

财经

居民投资为何首选再度转向房地产

   央行发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四季度26.1%的受调查居民在投资方式上首选房地产。此次调查覆盖全国50个城市的2万户城镇储户(12月16日 《新京报》)。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央行调查显示,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45.2%的城镇居民倾向于“更多投资(如购买债券、股票、基金等)”,37.6%的倾向于“更多储蓄”,17.3%的倾向于“更多消费”。这也是近年来“更多投资”首次取代“更多储蓄”,成为居民第一选择。这里面折射了许多不容忽视和掩盖的问题。

   百姓对自己收入安排倾向于更多投资,正好与当前的货币政策目的相背离。回收市场大量流动性是目前货币政策急需达到之目的。而百姓却“不配合”,却愿意离开银行储蓄笼子而去,将流动性到市场投资。其实,百姓不愿意储蓄而选择投资是逼迫无奈的。不断高企的CPI导致我国已经连续8个月实际利率为负,11月份CPI高达5.1%,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5%,负利率为2.6个百分点,即:百姓100万元一年期存款,不但不能保本而且还要贬值缩水2.6万元。把钱放在银行眼睁睁看着不断亏空,倒不如拿出来到市场进行投资。负利率逼迫百姓不得不弃储蓄去投资,弃银行笼子到市场撞运气。

    必须注意到,居民弃储蓄而选择投资,实际上是选择了一个风险更大的收入安排。目前,通胀高企、热钱冲击、高房价的牛头始终难以按下,招致更加严厉的调控措施将要密集出台。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三大调控手段都可能再次给力。在这种投资环境下,货币政策使用不当逼迫百姓选择风险大的投资产品,可能会给大多数百姓带来更大损失。股市风险显而易见,大多数个人投资者赚钱很少,股票型基金自不必说,当然,购买债券风险相对小一些,但是,同样面临加息带来的相对风险。

   另一个渠道就是投资房地产,这也是四季度26.1%的受调查居民在投资方式上首选房地产的原因。但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房地产调控声声紧,预计明年以至于以后若干年也不会放松,百姓无奈将存款的血汗钱取出后投资到房地产上,一方面流动性差,变现能力差,另一方面调控带来的投资风险仍然不可忽视。二是这么多居民首先房地产投资,说明房地产调控的效果非常有限,无论是开发商、地方政府以及百姓都预期房价下跌难,调控达到目的难。这非常值得各级政府反思,这也是一记警钟。说明房地产调控没有想象的和渲染的效果好,没有改变百姓对房价上涨的预期。

   仅17.3%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折射的问题更加严重。这不但与刻不容缓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拉动经济转到内需消费为主的政策目标背道而驰,而且反映出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在降低,生活压力在增大。消费受到两个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收入状况,二是社会保障状况。选择更多消费的百姓不到两成说明,百姓收入增加缓慢,百姓收入不稳定增加,百姓职业不稳定性提高,百姓社保不健全,使得其没钱消费和不敢消费。有调查显示,目前居民恩格尔系数出现走高现象,说明百姓用于生活生存必须的开支增大,而用于享受型支出减少,百姓生活质量在下降。

    因此,改变百姓收入安排倾向,要让货币政策再给力,比如:提高利率等;要坚持楼市调控不动摇,改变“一房难求”影响百姓消费和幸福感、满意度的状况;要迅速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比重。

总之,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惠及百姓再也不能停留在空喊和文件中、会议上了,要迅速落地生根。

 

新闻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1216/02533551152.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