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科技奖得主捐出奖金想起孔子一则公案

(2007-03-12 11:20:33)

由科技奖得主捐出奖金想起孔子一则公案

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李振声27日在此间说,计划将这次获得的50万元个人奖金全部捐给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为学生成才助一臂之力(2月27日《新华网》)。根据有关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数额为500万元,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学研究经费,50万元属获奖人个人所得。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在55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他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李振声育成的以小偃6号为代表的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是我国北方麦区的两个主要优质源之一,其衍生品种已达79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他培育出的可高效利用土壤氮磷营养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小偃54,累计推广700余万亩。他提出的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育种新方向,已成为业界共识和农业973项目研究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我国农业科研事业。他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当之无愧的,他获得500万奖励资金是完全应该的,个人仅得50万元确实不算多。
当得知李振声院士计划将这次获得的50万元个人所得奖金全部捐出后,在为李院士的高尚情操所感动之余,突然想起了孔子所断的一则公案。
当时,鲁国是非常弱小的国家,每次战争之后都会有很多人民被掠夺到邻国为奴仆。鲁国的国君鉴于人口日益减少的趋势,颁布命令:如果有人肯出资赎买自己的同胞回国,官府将会给与一定比例的奖赏。孔子的两个学生子贡和子路都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花钱买人,所不同的是,子路拒绝了官府的奖励,而子贡却很痛快的接受了奖励。两人回到老师处汇报事情经过,孔子认可了子贡的作法而否定了子路的行为。子路很不服气,质问老师:都是救人,为什么你表扬子贡却不表扬我呢?孔子问子路:你救人为什么不要官府的回报呢?子路说我认为救人就不该要回报。孔子说,这正是你最大错误所在。鲁国的人,穷人多而富人少。如果大家都学你救人而不要官府奖励,慢慢的谁还肯去花钱救人呢?子贡这一点就非常好,他乐意救人也乐意接受奖赏,大家看到有“利”可图,自然会积极的去做。君子移风易俗,不可贪图个人的名利阿!
这个故事使我们很受启发。笔者没有任何贬低李振声院士捐出全部奖金的高尚行为,而是认为目前这种社会现象、社会氛围应该逐步扭转。国家级等各种名正言顺的奖励,被奖励者应该理直气壮的获得,特别是类似科技大奖等奖励辛辛苦苦、几十年如一日埋头搞科研的科技工作者,科学家应该完全受用。不赞成也不应该提倡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捐助出去。否则,一方面会抬高获奖门槛,抬高人们对获奖者的期望值和人格标准,也使今后获奖者在奖金处理上陷于两难境地;另一方面,国家奖励科学家是对其成绩的肯定,是对众多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研事业的鼓励和鞭策,也是对科学家生活的关心,待遇的提高。如果获奖者捐出全部个人所得奖金形成惯例和风气,岂不丧失了奖励的真正作用和意义?
我们应该从孔子所断的上述一则公案中悟到些什么。

新闻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2/27/content_5779890.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