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贷款炒股千万要不得
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发展机构投资者、整顿问题券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措施后,我国股市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去年以来,沪深两市指数翻了一倍多,被深套四、五年的个人投资者脸上绽开了笑颜,一些人还大赚了一把。然而,股市的疯长已经助长一部分人一夜暴富的心态。在这种思想驱使下,铤而走险者不乏其人。为了实现自己在股市上的发财梦,不惜负债炒股,例如:向银行贷款,信用卡透支,典当行融资,保险单、存单等有价证券质押融资等。这种负债炒股的行为万万要不得。
这种行为是在铤而走险,是对自己以及家庭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国内外许多教训已经证明,在高额负债心态下涉足股票市场,赚到大钱者,实现自己一夜暴富发财梦者只是少数,大多数人是血本无归,最终连累了自己和家庭。我国从1999年到2004年期间,许多人通过贷款或者倾其所有财力进入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结果赔个精光,至今负债还没有还清,追债者仍形影不离,给自己以及家庭父母妻儿生活、精神造成巨大压力。这种事情刚刚过去一两年,千万不能好了伤疤就忘了痛。
这种行为是缺乏理财知识和经验的表现。国内外股票市场除了其融资的功能外,一定程度上有一种赌博和运气的成份在里面,特别是中国股票市场赌博的成份更大一些。这就要求个人投资者必须具有极强的理财知识,必须有极高的风险意识。一位理财专家这样提醒投资者,要把自己的钱财分为三份,一份是失业准备金,一般按月计算要留足和保证一家人一年的生活所需;一份是按时积攒全家的养命钱;最后一份才能用来炒股。利用贷款等高负债手段进行炒股者可以说连基本的理财知识都没有,完全是在拿自己以及全家人的生计赌博。贷款炒股,如果没钱赚或亏损,投资者一方面要面临资金缩水,另一方面还要支付不菲的贷款利息,好比是“两头负债”,心态很容易搞坏。理财专家表示,普通投资者贷款炒股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没有人能保证在牛市中炒股就一定能赚。贷款炒股,实际类似于保证金交易,看上去收益很大,但潜在的风险更大—这无异于一场刀口添血的游戏。
贷款炒股行为违背银监会“严禁将贷款投向股市”的规定,贷款者违背了在商业银行贷款时的贷款用途,是一种违规使用贷款的行为。一旦被银行发现,肯定要提前追回贷款,贷款者不但要接受罚息,而且有可能造成资金链断接,可能赔本斩仓卖掉股票,最终给其造成损失。
需要强调的是,经过前几年我国股票市场大熊市后,当前股票市场已经基本进入较为规范的发展阶段。投资者必须树立“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意识,如果再出现风险,只有自己来全部承担,不能再怨任何方面,这一点必须彻底明白。同时,根据目前商业银行贷款情况,银行不可能跟踪每一位客户贷款后的使用情况,如果他们把钱套现出来用于炒股,银行是难以监控的。
遏制个人贷款炒股行为,银监会要对商业银行加强监管,商业银行尽量跟踪贷款的使用情况,防止贷款流入股市;证券监管等部门要及时对投资者进行善意的提醒;关键在于个人投资者必须加强自律,决不能采取贷款等负债手段炒股。
前一篇:90平方米标准上谁最应站稳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