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逻他一个辑】怎样偷换概念

(2020-12-20 08:34:45)
标签:

杂谈


如果你讨厌、反对某个事物或某种行为,但是又觉得反对的理由说不出口,怎么办?有办法,用“偷换概念”这一招,可以把不是那么理直气壮的话说得像一回事。

最近,电视剧《装台》火了,观众爱看,专家也说好。北京还专门为此开了研讨会。

一位叫曹宗国的作家(头条号上有身份注明)对此有不同意见。他说:

“陈彦本把装台工人趣事和生活无奈写将出来,沒想到居然一举得了茅奖,又被改编成电视剧,而且受到一片声的点赞说:写小人物好!

我不禁想问:当代现实主义文艺真的是以写小物为最好吗?当代文艺都只能写小人物吗?你们这样装台真的很好吗?”



看看,上一段结尾,还说叫好声是“写小人物好”,到了下一段要反驳这句话时,把它变成了“以写小人物为最好”,这里就用了“偷换概念”这一招。偷换了什么概念呢?严格地说,是偷换观点,即“写小人物好”这个观点。“写小人物好”这句话里,有三个概念,分别是“写”、“小人物”和“好”,这三个概念组成一句话,一个观点。

“写小人物最好”——“最好”,这个褒扬是排他的、唯一的,没有之一,凡不写小人物的作品都不如“写小人物”。而“写小人物好”,并不排他,在肯定写小人物好的同时,并不否认写大人物也可能是好的。

褒扬、称赞某人或某事,将它极端化、绝对化,为了肯定一部作品而否定其他作品,这容易挑动人们的情绪,招致反感——如果能引起大家对这部作品的反感,你就成功了!

同样,“写小人物好”,并不等于“当代文艺只能写小人物”,这是两个观点。“只能写小人物”,已经近乎一个规定了,没有人会傻到规定作家必须写小人物,不准写别人的人物。《大秦赋》不就是与《装台》同时播出吗?《大秦赋》的主角是古代大人物。即便写小人物的作品真的是“最好”,还有次好及更次好的作品可以写、可以播。

但是,如果有人相信,真有人主张“当代文艺都只能写小人物”,肯定会对这种主张产生反感情绪的,而这个主张又是跟《装台》捆绑在一起,很可能连带《装台》一块儿反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