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扬高南路地铁7号线出口,离陆家嘴金融中心仅9公里,这个中国人口密集程度和资本密集程度最高的地方,最近散发出一股原始的气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把这里变成了一个猎场。他们的猎物,是一个被称为“流浪大师”的叫沈巍的人。围猎活动已经持续将近两个星期了。
流浪大师的视频可以卖钱,卖得越多,大师越红,视频越值钱;视频越值钱,拍的人就越多,大师就越红、越值钱……“大师经济”已经被打造成一个完满的、自足自洽的闭环,一个良性循环。这是“流浪大师”现象在短短几天内迅速升温、爆红的内在机制。
无论“流浪大师”能走红多久,至少在走红的这段时间内,他是一个影响力中心。他能辐射、覆盖一个人群。“流浪大师”手中没有资源,他自己就是资源,网红就是资源。大部分围猎者都是嗅到资源的气息而来,他们用手机摄取资源,把大师的肉身,包括声音,转换成影像(视频)卖钱。
围堵“大师”的,都是些什么人?沈大师把围观他、拍他的人群称为“一群狼”。这是一群饿狼,而大师很瘦。在社会资源分配中占据有利地位的人,恐怕看不上这块肉;只有处在社会食物链低端的人群,才需要大师。在社会资源分配机制中,他们获得资源的机会很少,所以,难得出现一个“流浪大师”,大家都一涌而上,出现了狼多肉少的局面。
沈大师不止一次对围观者说,过几天,我会冷的,你们就去围观另一个网红了,就像现在围观我一样。这是对的。沈大师的使用(食用)价值毕竟有限。
最近,据说是一个曾经受到沈大师帮助的湖南人,开车把沈大师接去,让沈大师沐浴,更衣,理发,剃须。大家以为再也看不到大师了,没想到,大师又回到人民群众当中,与大家促膝谈心,谈人生,谈理想,谈读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