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舆论面前,翟天临、张辉之类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名声算是够臭了;流行的说法是“人设崩塌”了。但是,如果时间退回到翟天临抄袭行为被扒之前,我们不是从公共舆论空间获悉张辉利用权力攫取名利的种种行为,而是在私人场合,通过私人途径,偶然听说张辉院长的发迹史、成功史,我们会不会是另一种反应?我们根本恨不起来,而是非常羡慕?
假设我们是在一个私下里的场合,比如是在一个酒局上,或者茶楼里,一个知道内情的人,用羡慕妒忌恨的口吻,津津有味地向我们描述,说他有一个朋友,是北影的一个院长,如何神通广大,如何与原配离婚,娶了小自己24岁的学表演的女生;然后让她出演一部影片的女主角;又让她在电影节获奖——这个电影节就是张院长担任职务的学校出资举办的,而这部影片的制作业务也是这个用女生的姓名注册的公司承揽的;院长的侄子(外甥)也在这部影片的摄制组里担任了职务——当我们听完这一段秘闻后,我们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是义愤填膺地说“这太黑太不公平!我要曝光他谴责他”?还是大梦初醒一般:原来他们已经这么干了?世道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
这时候,会不会有一种被时代抛弃的感觉,然后是焦虑——我如何避免被“时代”抛弃的命运?如何成为“成功人士”中的一员?直接说就是:如果我也能想张辉那样,该多好啊!如果不能马上成为张辉,能够成为张辉这张关系网中的一员,也足够好了!要改变现状,要追赶先进,需要路径;人脉就是门路,我周围有这样的人吗?我交往的人当中有这样的贵人吗?
翟天临在北影一路向上,本科而硕士,硕士而博士……严重涉嫌抄袭的论文能够发表,能够顺利通过答辩,没有贵人相助是不可能的。如果这些事情不是作为丑闻被曝光,而是别人讲给我们听的一个成功故事,我们就没有一点羡慕之心吗?羡慕之后怎么办?行动起来,像翟天临那样行动起来,最后成为像张院长那样的人生赢家,美人、金钱、荣誉、地位,两个字:通吃;一个字:爽!
当然我们现在不会羡慕张辉了,因为他倒霉了。我们希望做一个不倒霉,不会被曝光的张辉。我们知道,张辉虽然被曝光了,肯定还有没有被曝光的那个辉这个辉。张辉被曝光是偶然因素,是被翟天临连累的。如果翟天临不那么得瑟,沉得住气一点,他将来比张辉更辉煌也完全有可能。我们一边围观、吃瓜,一边暗暗替翟天临张辉总结经验教训……
记得革命的风声传到未庄,传到阿Q耳朵里的时候,阿Q凭直觉知道,机会来了!改变命运的时刻来了!但是阿Q找不到投奔革命的门路,当他知道未庄的几个大佬与城里的革命党已经挂上钩时,阿Q还在纳闷:难道他们不知道我已经投降革命了吗?
这里的“投降”一词,用得非常好。
谁能说我们心里没有住着一个翟天临或张辉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