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民族资产解冻”为什么能让这么多老年人上当?必须承认,骗局的设计者,比我们很多社会学者、犯罪心理学研究者乃至媒体人更懂社会,更懂得人心的真实。
必须承认,“民族资产解冻”骗局戳中了我们一直以来不敢面对的黑暗社会心理;“民族资产解冻”事件证明,这种黑暗心理普遍深植于各个阶层人士的内心。
黑暗心理之一:用堂皇的名义下求利。这个骗局打出“爱国”之类的旗号,满足了许多老年人的虚伪心理:既想逐利,又不敢面对自己的贪欲;有了“爱国”的名义,就师出有名,心安理得。
黑暗心理之二:我也“上面有人”。骗局中很多老年人,以“上面有人找我”为荣,听说对方是什么“民政部副部长”,就信以为真,背后还是权力崇拜心理在支配他们的判断。很多老年人,从年轻时开始,就把成为“权力内部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未能实现的理想,就成了他们的心理弱点,一旦“上面有人找我”,就会表现得特别天真,特别弱智。在常人不可思议的轻信背后,是和常人同样的对权力的迷思。
黑暗心理之三:特权梦未醒。骗局的成功之一是,很多受骗的老年人都具有强烈的“保密意识”:不能让“外部人”知道“内部”消息,更不能让外人分享“内部利益”。每个受骗者,都以为利益的分配范围,止于他看得到的“我们”这群人——在他们的内心建立起并不存在的特权者的优越感。骗局设计者一定要比受骗者更了解受骗者自已。
“民族资产解冻”骗局让人再次想起阿Q。革命风潮传到乡下,“白盔白甲”的人抄了赵家,阿Q很苦恼:他们怎么不来叫我?阿Q如果接收到“民族资产解冻”的通知,他应该是最早赶到鸟巢参加大会的那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