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日机械“神奇”在哪里?

(2016-10-05 22:42:07)
标签:

杂谈


这是央视10套“我爱发明”节目中的一个镜头:工人把拖车自带的“坡道”放下来,让履带式凿岩机通过这个“坡道”驶上拖车,前往工地。

不难看出,放坡道是用人力,是靠身体的重量把坡道压下来。汽车、凿岩机都是现代机械。机械的作用是代替人工,提高效率,把人从艰苦、危险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是,我们在照片中看到,驾驭机械仍然是一种危险的工作。如果坡道并不是像工人所想像的那样锈住了或被泥土、机油腻住了,而是一点摩擦力也没有,一下就倒了下来,站在其上的工人不是很危险吗?从电视镜头上看到,站在坡道上的工人是有避险意识的,坡道一头还没着地,他们已经做好了跳离的准备。

本来,这么细微的一个细节,未必会觉得这里有问题。微信朋友圈里好几次看到,德国、日本的各种“神器”的神奇表现,比如伐木,一台机器,一口气完成一系列工序:伐倒、除枝、分段锯开……一气呵成,干净利落。为什么会令我们叹为观止,广泛传看?因为我们自己使用的各种常见的机械,功能太单一,设计思路太粗糙,与德、日产品相比,差距太大,对比强烈,以至于德、日生产的机械显得很神奇。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各种机械与德、日等国的产品有那么大的差距?是我们没有高水平的设计人员吗?设计这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机械很难吗?总不会比卫星上天、“蛟龙”(深潜器)下海的难度更高吧?为什么我们在很多领域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准,而许多普通的、常用的、使用量大的机械反不如人呢?

操作普通机械的都是普通人,哪怕是技术工人;普通机械的工作环境,也是普通人集中的环境,工作的成果,主要是为普通人服务的,各种“普通”,决定了“普通”领域不是最受重视的领域,甚至可能是最不受重视的领域,是投入资源比较少或最少的领域。这一切,无不在提醒着普通人的受重视——或者说是被轻视的程度。

更早些,“我爱发明”栏目做过一期节目,主人公发明的是喷浆机。煤矿采过煤的作业面,要用喷浆机喷上水泥浆。此前一直在使用的喷浆机,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粉尘大,有害操作工人的健康。中国有那么多的煤矿,至少有几十万煤矿工人,并且有很多国家级和地方的煤矿设备设计、研究、制造单位——那么多年来,竟然没有人为他们设计制造出粉尘泄漏少的喷浆机来!

说到德日机械设备的精密、精准、精良,人们往往要赞叹德国人日本人的“工匠精神”。中国没有好的工匠?中国的工匠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工匠精神的底气是什么?是工匠被尊重,是普通的技术工作的价值被认可。在一个人人争当公务员,优质资源都集中于权力阶层的国家,工匠不被重视,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此时你还要求工匠精神,不觉得有点缘木求鱼吗?

今天晚上,施一公上了央视国庆专题节目。他说,他回国后的这几年里,清华大学科技崛起的速度出乎他的意料。这档节目的主题是国家的崛起。说实话,这一切很难让我产生所谓的自豪感。在一个国家,普通人不被重视,如果是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大多数人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连被轻视的普通人自己都不觉得,这个国家只能令人感到深深的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