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戎国强微博
戎国强微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645
  • 关注人气:6,1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国“铲虾”背后的焦虑

(2016-03-19 16:44:33)
标签:

杂谈

      昨天,一组国内游客在泰国餐厅争相用餐盘“铲虾”、满桌狼藉的照片在网上疯狂转发。据说视频发布21小时即达到31万次点击量,不少泰国网友吐槽说“生下来没吃过虾吗?”这让很多国人感到丢脸,很多人边转发边吐槽。

        泰国游价格虽然不是太昂贵,但游得起得人就不是穷人,不是饿得没饭吃才这么穷凶极恶的。那么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吃相”?五岳散人以自己为例,说自己四十多年的人生中完全衣食无忧的日子不足一半,“我们真是穷得太久了。”但是,视频中有不少是二十多三十左右的年轻人,而且真正对物质匮乏甚至饥饿有深刻记忆的是五十多六十上下年龄的人们。“铲虾”行为与特定年龄无关。而且国内游客在国外旅游时的不文明用餐行为早已被人诟病,已经是一种普遍的行为,寻找原因也要考虑原因的普遍性、共同性。网友普遍认为,这是把国内的行为方式带到了国外,而不是到了国外突然变成这个样子的。

        那么这种行为方式有什么样的特点?表面看起来,首先是无序,乱哄哄地争抢,所取远远超过所需;吃不完就丢弃,毫无惜物精神。这样的行为大概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呢?争抢,一般出于两种原因:一、资源不足,不敷分配,为了生存需要而争抢,多少情有可原。二、资源充裕,但出于心理因素也会争抢。自助餐的特点是付出固定价格后不限制消费量;这种消费方式可以测量胃的容量,还可以测量占有欲的大小,最终测量出一个人的平衡能力——胃的容量有限,但人的占有欲是没有底的。本来,不限制消费量是一个满足占有欲的机会,但是被这个机会被胃的容量限制了、浪费了,情绪自然会不悦;为了心理平衡,即使吃不完也要多取多拿——至少我在形式上达到了占有的目的,这对自己的不争气的胃是一种报复,同时又是一种补偿。当然主要的报复对象是这家餐厅——是自助餐方式让人们痛苦地发现自己的胃的有限性,让自己不能占有更多——餐厅难道不应该得到惩罚吗?所以我们看到,视频里,游客走后,整盘的食物动都没有动。一些游客面前放着好几盘虾,而她在那里低头玩手机。

多数情况下,资源的分配都是有限制的。自助餐厅在付款后造成了一种资源分配不受限制的暂时的放任状态,秩序暂时退场。在有外部强力的制约下,人们不得不遵守秩序;但如果内心是不服从秩序的,一旦失去了外部强力制约,行为会立即失控、失序。自助餐厅的争抢行为是否有这个因素?

       放任争抢的无政府状态里,每一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对手、敌人,而非伙伴、合作者;你获得多了,就是我得到少了,你的存在就是我的威胁。我只有获取更多才能稍稍缓解不安全感。但这种环境里不安全感是无法消除的,因为环境是不安全感的来源。安全焦虑无时不在,缓解焦虑的渠道只能是尽可能多的资源;这时候,多取食品,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缓解、消除焦虑的需要。

        占有受限的痛苦,对安全的焦虑,衡量的标准都是物质,物质之外没有别的价值考量;结果就是:网友说的“脸”、“体面”、“尊严”,在此时此刻是没有位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