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暴力,有哪些“社会大哥”?

(2015-06-24 21:50:51)
标签:

杂谈

 据昨天的《南方都市报》报道,深圳一名六年级学生小韩,因拒绝同龄学生收取“保护费”,被他们找来的“社会大哥”暴打至脾脏破裂,送医后一度开出病危通知单。两次手术花费四万多元,才脱离危险。《海峡导报》报道,翔安市一名女生在一家KTV的通道内被一群少年围殴,其中有男生喊叫“脱她衣服”,殴打中有人还要脱她的裤子。该女生求绕达17次。另据《华西都市报》报道,有网友爆料,四川资阳乐至3名未成年少女对一女孩施暴,图片显示,一赤裸上身少女被另外三名少女包围,有两女孩还对镜头摆剪刀手。有网友认出,两个女孩系乐至某中学初中生,另两人已辍学。在这几起少年暴力事件中,可以看到两个“社会大哥”:金钱和性。收取“保护费”,显然是从成人社会那里学来的黑社会那一套。在殴打之外,还要脱女生的衣服,暴露其身体,“性”在这里既是暴力的原动力,也是惩罚女生的手段;这在以男生为对象的暴力事件中所没有的。

金钱、性、暴力,是美国黑帮电影的三大要素。当这三者互为手段和目的,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少年暴力就不是青春荷尔蒙过剩那么单纯了;原始冲动和高度理性的利益诉求结合在一起,单个元素的能量膨胀很难估量。我们从青少年身上发现它们的魅影时,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复合性的青少年教育课题:教育如何处理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社会应该如何管控青少年对成人社会的信息摄取----包括影视分级----?如何引导青少年认识和管理自己的身体?这个问题让人联想到性教育工作者所遭遇的误解与阻力。但是,面对复杂变动中的社会及教育对象,主流社会总是以不变应万变,泛道德思维外加几个法律术语,祖传药方的简陋与单薄几乎没有变过。

有网友说,现在因为自媒体工具普及,校园暴力事件传播得很快,放大了问题的严重性;以前也有校园暴力事件,也有敲诈钱财的,都是自生自灭的,很少成人社会干预,不也过来了?这个说法,对目前校园暴力事件的社会成因的复杂性估计严重不足。一起暴力事件涉及的人数,现在比过去要多得多;“性”的因素,过去也没有现在这样走向前台。目前的青少年的心身特点及环境特点,决定了校园暴力事件成因的多样、复杂,泛道德化思维基本上失去了应对能力。认识和处理校园暴力问题,需要大幅度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路径,才可能改变目前这种应接不暇、捉襟见肘的被动局面。

昨天有报道说,毒品正在向公务员和演艺人员群体扩散;由此联想到:毒品会不会成为又一个青少年问题,成为校园暴力的又一个诱因?青少年的幼稚和缺乏自制力,很容易成为毒品受害者。几年有报道说一些大城市的中学女生中出现了“援交”现象,这很可能成为毒品向青少年渗透的渠道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