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厕所太小,“重视”太晚太珍稀

(2014-10-28 18:38:46)
标签:

房产

       今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杭州有一所和睦小学,740多名师生,只有一个40平方米的厕所;一到下课时间,厕所门口就排起长队。有的孩子憋不住,尿过裤子。孩子们发明了“上厕所攻略”:如何避开上厕所“高峰”,如何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其中一个办法是:尽量少喝水。

        可能有人会问:这是“天堂”杭州吗?这是经济发达的杭州的孩子所享受的“待遇”吗?这些问题不好回答,但可以提供一个回答问题的角度:很可能,这700多名学生中,有很多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这所学校,也不像是很多人凭借“背景”、通过关系想挤进去的那一类学校。这样的学校,在分配办学资源时,排名不会太靠前。

       报道说,“值得庆幸的是,这所学校只有一个厕所的情况,最近得到了拱墅区政协和区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重视……”确实值得庆幸,因为这个“重视”太珍稀了——因稀少而珍贵。

       据报道,和睦小学是上世纪80年代初建造的,当时是12个班级的规划。按浙江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18班规模的学校,厕所面积要在140平方米以上。这样说来,12个班级,至少要配80平方米的厕所;也就是说,该校在规划建造时,厕所面积就严重不足;这个时候,该校厕所不足的问题就应该受到重视了,但“重视”在那里?

       该上厕所的时候不能上厕所,憋着;该喝水、想喝水而不能喝,渴着;不是一天两天,可能是几年如此,生理规律被强行改变,师生的健康会不受影响吗?

       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12个班级,到现在的20个班级,厕所面积不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个过程中,有关责任部门的“重视”在哪里?如果是重视的,效果又在哪里?在官员普遍重视政绩的年代,该校厕所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是不是因为解决学校厕所问题不算政绩?

       在厕所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学生人数增加到了20个班700多人,当然有不得不增加的客观原因,如辖区内外来人口子女增多,居住人口增多等;而学校面积就是那么大,已经没有办法增加厕所面积了,不然现任校长陈道远也不必绞尽脑汁找地方建厕所。但是,学校面积无法增加,可以移址另建和睦小学,所需土地,比开发一个楼盘所需土地面积小得多。但是,卖地给开发商没有听说拿不出地来,为什么给学校换个地方,土地就那么珍稀了呢?少卖一小块地,会影响居住需要呢,还是会对财政收入造成多大影响?如果会影响居住需求,拱墅区范围内是否没有积压的商品房了呢?

      在和睦小学,珍稀的资源,很可能不只是厕所。按照12个班级规模配置的其他设施,如体育活动场所,文娱活动场所等,估计都是严重不足的。只是其他设施的不足,不如厕所不足那样来紧迫和显眼。有关部门既然已经“重视”了,那就不应该只重视一个厕所问题,其他问题也应该及时考虑和解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