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亿元与11亿元,孰多孰少?
(2014-06-26 17:42:29)
有句俗话说:多的要比少的少,少的倒比多的多。这是真的。65亿元就比11亿元少,而且少很多。
24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13年中央决算。其中一段涉及到国企:“2013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058.43亿元。加上2012年结转收入71.95亿元,2013年收入总量为1130.38亿元。2013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支出978.19亿元,完成预算的90.3%,其中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65亿元,增长30%。
国企年总收入超千亿元,用于民生才65亿元,很多人认为太少。有人说,不少。因为,总收入不是利润,要减去“国有资本经营支出978.19亿元”,纯收入只有152.19亿元;65亿用于民生,比例占到43%,相当可观。所以结论是:65亿元用于民生,不少!
到底是多,还是少呢?要跟11亿元比了才知道。
25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对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等11户央企的审计结果表明,7户企业违规超提或超发工资、住房公积金和福利费等11.61亿元。
65亿元当然比11亿元多,是吗?不是。65亿元比11亿元要少,而且少很多。
按13亿人口计算,65亿元摊到每个国民头上,每人5元。
7户国企,按每户国企10万员工算,共70万人,违规超发的11亿元摊到70万人头上,每个人不当得益1571元。
1571元多呢,还是5元多?如果一定要说65亿元比11亿元多,等于说5元比1571元多。
能人均享受到
1571元的这70万人,同时也能从65亿元中拿到5元——算账算到这一步已经很小气,很猥琐了。1571元是5元的300多倍,跟1751元相比,5元可以忽略不计了。
如果说65亿元用于民生是“不少”;11亿元用于超发福利,应该怎么说?
不过,很多国企员工会说,你说的1571元是人均数,实际上不会平均发放的,领导拿的比普通员工不知多多少。这些国企的思想工作没有做好,国企领导没有把群众教育好,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还很严重。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