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万个为什么》,有点生不逢时

(2013-08-03 20:29:15)

     即将开幕的上海书展上,将推出全新的《十万个为什么》。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共收入4500多个问题,跟前五版相比,问题更新了90%以上,分三卷共18册。出版方的目的是“带领读者去了解这个时代科学最前沿的发展”。

     前五版《十万个为什么》,共发行1000多万套,超过1亿册。现在五十多岁的这一代人,是读着《十万个为什么》长大的。新版《十万个为什么》还有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呢?这要问中小学生。因为他们是这套书的目标读者。中小学生在哪里?当然在学校里。但是,更准确地说,是在书山题海里。有多少中小学生,会有时间来读《十万个为什么》?有肯定会有,但是不会很多。十万个为什么,架不住孩子们一个为什么:既然《 十万个为什么》是为我们编写的,为什么不给我们一点读课外书的时间呢?

    8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报道《学生负担过重  已成民族之痛》。该报道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1999年以来,中国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在持续减少,近八成学生睡眠不足,周末也有超过七成睡眠不足;受损的不仅是身体健康,还会带来长期的精神创伤和人格障碍。报道说,今年5月2日,南京一位六年级小学生因不堪忍受写不完的作业,用围巾上吊自杀。另一名跳楼自杀的孩子,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我不想上学了,作业做不完啊。”

     设身处地想一想,一些学生强迫自己完成了作业后,再看到用纸张印刷、装订成册的这种叫做“书”的东西,会不会本能地感到厌恶、害怕、排斥——不管你里面印的内容是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1961年问世的,那个年代出版物很少,也是《十万个为什么》能走红的原因之一。现在的孩子喜欢网络游戏、动漫等流行事物,吸引他们的东西多,就需要教育、教师帮助他们辨别,引导他们的阅读;一些学校和教师确是这样努力的,但应试教育留给他们的空间并不多。如果跟应试目标相冲突,这种努力是不受欢迎的——学校不补课而家长还不答应呢。

     7月16日《科技日报》报道说,调查显示,有67.9的考生承认,自己高考填报志愿是“盲目”的,71.2%受访者表示如可能想重择专业。盲目填报志愿,除了对学校、学科缺乏了解等原因,学生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是重要的“致盲”因素。有学生会问别人:“我适合读什么专业?”

     一个人如果在中小学阶段萌生或培养起某种兴趣,甚至发展出一定程度的专长,就不会如此盲目了。但是,太多的学生,没有从课堂内外的阅读中获得帮助,课堂内是“死阅读”;课堂外的“浅阅读”,只能帮助他们放松,却没有多少有精神价值;留给深入浅出的、活的阅读的时间没有多少这样的阅读,却没有时间去进行。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发展自己。但是,67.9%的盲目报考,说明教育承担使命的能力已经大大减弱了。从这个角度说,新版《十万个为什么》,有点生不逢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