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罗彩霞在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对象回家”活动上露面,估计没有多少知道,“罗彩霞事件”落幕后不久,罗彩霞进入成都电视台工作,现在则是一名央视记者。从一个身份被人顶替的“黑人”到央视记者,过山车般的经历令人唏嘘。罗彩霞能有今天的状态,不正是当初为她感到不平的人们所希望看到的吗?尤其令人欣慰的是,罗彩霞当记者后,又在为别的身份被顶替的受害者奔走呼吁。
中青报的这篇报道提到,罗彩霞在成都电视台工作时,采访了四川农业大学学生雷梦莲被冒名顶替事件。领导通知他节目通过审稿即将播出后,她再次接到通知:节目“毙了”!罗彩霞当场失声痛哭。罗彩霞这次采访就很不顺利,顶替雷梦莲者所在学校拒绝采访,并称“这事不可能像你的事那样解决”。大学公然助纣为虐,充当权势者的帮凶,本身就够令人绝望的了;节目制作完成准备播出之际,权力之手又制服了电视台。她对雷梦莲的处境感同身受:“正规程序走不通,媒体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个再行不通,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知道罗彩霞从成都电视台转入央视工作,跟她报道雷梦莲受挫有没有关系。后来,她把雷梦莲事件的新闻线索给了《中国青年报》。很快,该报发表了记者白皓采写的《谁冒名顶替我上了大学》。《中国青年报》是“中央媒体”,不容易被地方权力所染指——有力量的不是“媒体”,而是“中央”;但是,事事都要找中央媒体,这样媒体也忙不过来,也不是所有老百姓都能找得到中央媒体替自己讨公平。
中青报报道说,如今,罗彩霞的生活常态是加班熬夜剪片子,她说,面对弱势群体,自己经常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但是,如果类似报道雷梦莲而受挫的经历多了,感觉麻木了,而另一方面自己的处境改善了,时间长了,同病相怜的感觉就未必起作用了。
罗彩霞当上央视记者,对他的父母来说,可能是一颗定心丸。当年罗彩霞的同学王佳俊的父亲、公安局政委王峥嵘一手策划、炮制了顶替事件。罗彩霞当时觉得自己是被“精心挑选”的,原因之一,就是她的父母是普通百姓,没有权力背景,是“软柿子”,可以随便捏。虽然王峥嵘后来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受贿罪等被判有期徒刑4年。但是,罗彩霞的父母要担心王峥嵘出来后会不会报复他们,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王峥嵘的能量肯定比罗彩霞的父母要大;现在罗家出了一个央视记者,估计王峥嵘就是想惹事也要掂量掂量了。会不会有另一种可能,王峥嵘主动跟罗家来套近乎?“央视记者”,也是一种地位和身份,跟罗家搞好关系,即使没有好处,也不会有坏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