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某不是他者
(2013-04-19 08:32:55)在复旦投毒事件面前,所有人被分成两大阵营:“我们”和投毒嫌疑人林某。“我们”愤怒,“我们”同情,“我们”深思。而林某被唾骂,被鄙视,被……“我们”是好人,林某是坏人,毫无疑问,这是很正确的区分法。
但是,在林某投毒前,或者说知道他投毒前,“我们”都不会觉得林某跟我们自己有什么不同,林某就是“我们”中的一员,林某就是“我们”,“我们”就是林某;林某的愿望可能就是我们的愿望,林某的某个烦恼也是我们的烦恼,林某的某个缺陷也许就是我们的缺陷。我们和林某肯定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因为我们——包括林某在内——都是人,是在同一个环境里生存的人。
如果确定林某就是投毒者,是不是“我们”和林某的关系立即发生了质变,“我们”和林某就不再是同一个物种了?或者说,把林某从“我们”排除出去后,林某的缺陷就不再是“我们”中的某个人或若干人的缺陷了?
我们谴责凶犯的冷血,我们反思教育的责任,反思社会机制的弊端,这些也许都有必要;但自我审视必不可少。如果仅仅把林某看成是一个他者,仅仅用一条道德界限把我们自己和林某区隔开来,而不是在某种意义上把林某的某一方面看成是我们自己,我们的所谓反思就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视角,什么时候从“我们”当中再冒出一个林某也是完全可能的。
前一篇:“好人”杀人,呼唤心理关怀
后一篇:救灾不如避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