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长晚宴:“茄花式”贵族

(2011-11-26 19:27:03)
标签:

杂谈

    “茄花式”,杭州、绍兴等地(可能还不止这两地)往往用这个词形容那种不伦不类,不三不四,非驴非马的行为与事物。对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有了一些了解之后,想到了这个词。

    成都实外(西区)的“校长晚宴”,引来很多评论、议论。这到底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该校校长肖明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教学理念、办学宗旨是什么?先要了解一下,才有发言权。

    在该校官网上,有一段视频,是该校的宣传片,片名叫“素质教育的窗口,绅士淑女的摇篮”。片子开头,有一个镜头,内容有点雷人:该校门口,高耸着一个类似纪念碑的建筑物,其上嵌有一行竖排的大字:“让成功者的子女更成功”;这应该可以理解为该校的办学宗旨吧?据当地报纸报道,“这是四川省著名校长、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特级教师肖明华到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当校长时,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该校还有一个口号:“素质教育的窗口,绅士淑女的摇篮”。据《天府早报》报道,该校建成于2009年9月,是由万华地产和德瑞集团投资建设的,“……未来的精英,将从麓山走向国际。”了解了这个背景,我们对这顿“校长餐会”就不会感到诧异了。

    但是,既然要培养成功者,怎么能把孔子也请进校园?孔子是主张“有教无类”的,他的学生中,有贵族子弟,但更多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子路等,甚至还有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更重要的是,孔子活着的时候,不是一个成功者,而是一个失败者。他的“成功”,他的爆得大名,是在死后。把一个生前到处碰壁,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孔子铜像竖在校园里,难道是叫他当反面教员:别学这倒霉老头?

“成都实外”有一个目标,打造成为“中国的伊顿公学”,造就出总统、诗人雪莱那样的名人。伊顿公学是英国著名贵族学校,不少学生后来确实成了名人。不过,培养雪莱那样的诗人还是算了吧。雪莱是19世纪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但他也不是一名成功的贵族,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叛逆者。他在伊顿公学遭受过虐待,他进入牛津大学一年后,因出版《无神论的必然性》而触犯教会,被学校开除,被父亲赶出家门。他的传世名作《西风颂》(其中有著名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同情被压迫者,反对专制,鼓吹革命的。这样的人,不可能是“校长晚宴”的座上宾。

    雪莱、孔子,他们的精神本质,跟“让成功者的子女更成功”的理念相去甚远;那么,“成都实外”怎么会把他们也请到校园里来的?这也是当今的一种风气,只要名头响,牌子亮,能吸引眼球,会创造效益,就拿来为我所用;精神本质是否冲突,是否自相矛盾,是不管的。谁较真谁傻瓜。要“繁荣”,就得这么办。但是,这不是文化和教育的繁荣,这样的“繁荣”,大多是赝品。

    再说一个细节,暴露出“做人高雅、做事卓越”口号下的粗鄙和草率。“成都实外(西区)”的官网上,有三张“校长晚宴”的照片,三段文字说明,“文科第一名交流成功经验”、感动教师的敬业负责精神”、“交流‘精英英才’”,全是病句。真正的贵族,是很要面子的,很讲究细节的。贵族学校,不该出这种低级洋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