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复制“豆瓣模式”的前提

(2006-05-10 18:01:24)
分类: Web2.0研究(转载)

豆瓣”是个很有意思的站点,并已经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于是短期内出现了很多结构类似,主题不同的站点,比如旅游类的途牛米胖。因为前阵子有过接触,借机谈一下他们。

有很多优秀的网络形式,其仿制品都难以获得成功,原因并不一定是失去了先机(主题不同的站点更不存在直接竞争),而只是因为并没有理解面前的“model”美在何处就盲目地效仿她的装扮。最近看了一些创业者的访谈或发言,发现大家很流行说:不要过早的考虑盈利,我需要给用户创造价值,只要你给用户创造了价值,本身就有了价值。但事实上是这样么?我只能持谨慎的认同。对于一个目标专一的社区,在创业开始前考虑到自己的上下游资源是相当重要的。而不仅仅是闷头做价值。豆瓣恰好就是专注于某个主题的SNS,所以他的效仿者往往也会目标专一,但准确估计上下游资源的人却很少。于敦德写过一篇“关于赢利模式”,其中对豆瓣的评价我认为很到位,可以给这些效仿者上一课,引用如下:

“豆瓣-豆瓣模式最大的成功,在于解决了社区与上游厂商的关系,找到了一种方法将上游厂商(卖书的,出版书的)框进这个游戏里,既有用户,又有厂商,互联网的平台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点评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有最基础的实体做为依托,将社区与线下的厂商打通了,为社区赢利找到了一条很好的出路。”



豆瓣通过书籍的联络把上游厂商自然导入社区,而拥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说他选对了的定位,在拥有用户交流平台的同时自然拥有了可以获得现金流的商业平台,而且从国内做书籍B2C的市场来看,商业前景仍比较大。但对于以旅游为题材的站点,假设你的社区做到了相当的规模,你的商业平台在哪里呢?难道要依靠在社区主题下面不断插入机票订购电话来获取收益么?这种定位上的先天不足直接导致的可能后果:在用户角度获得少许成功,但在商业角度不值一提。

因此复制豆瓣模式做社区时定位很重要,我的观点大概如下:



一、如果你的内容够综合,你可以在不考虑商业模式的前提下先给用户提供价值,反之,你需要重新考虑自己对这个站点的抱负。

二、如果你专注某一主题,那么最重要的是你能否获得足够的上游资源,或利用好上游的资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社区无法自行生产资源卖给下家(用户)。

三、一个定位准确的上游行业,必须具备四个特点:A、不垄断;B、能提供可供网络销售的产品或服务;C、产品或服务种类不单一;D、质量和信誉可靠。四者缺一不可,举个例子,如果做一个游戏社区,选择游戏厂商作为上游行业是不明智的,因为不符合条件A,单一产品垄断(运营传奇的只有盛大,运营魔兽的只有九城),让用户点评网站的“衣食父母”是无法摆脱的尴尬,如果以渠道商作为上游,受限于条件C,产品规格很多但种类只有点卡一种,容易遇到发展瓶颈,有人想出做虚拟物品交易的点子,但很遗憾不符合条件D。至于条件B也有很合适的例子,比如当软件点评网遇到破解版。

四、无缝地引入商业模式,是最大的难点,豆瓣把书籍销售引入社区其实只需要添加一个“订购”链接,而对于上面提到的旅游类社区,不论嵌入交通工具服务,旅行装备服务,还是加上旅行社广告都会不同程度地损害用户体验,而且商业平台和用户平台始终脱离,用户的组团行为算是一线曙光,但组织成本或人气基础要求却不是短期能解决的问题。



因此,对于盲目的效仿者,我很不看好,毕竟可供选择的行业非常有限,在创业者没有想清这个问题之前,豆瓣依旧是不可逾越的,当然今天的豆瓣还很不完美,或者恰好徘徊在十字路口,但他毕竟已获得了不断的青睐和叫好。

文章引用自:http://blog.donews.com/frankyang/archive/2006/04/25/844800.asp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