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马云粉丝杨小卉
在贸易通上联系杨小卉后,我们在一个多月里有十几次通话。不是她忙,就是我忙,但彼此很尊重对方,会互相保持问候,并且,假如有几分钟的时间,还会说点日常小事。我就从这样的一问一答里了解尚未见面的杨小卉。
11月1日,我突然接到贸易通里杨小卉的留言。
前几天,她问我有没有马云在贸易通上的ID,我正好有,就告诉她了。她一定是连着几天在贸易通里找马云,这一天终于找到了,可惜,马云没有给他的热情的粉丝回复。
让我们看看年轻的杨小卉是怎样一个追星族。她在贸易通里断断续续给我发来这样一些文字:“JACKMA(马云英文名字)今天在线!…… 你看到了吗?…… 可他不理我!…… 晕!…… 粉丝要见到明星啦!……我做了自我介绍。…… 可是明星不理粉丝。……或许那个JACKMA根本就不是他!……你帮我打个招呼吧!……好,看看我这个粉丝的有没有这个运气!(我联系马云,也没有回复)……粉丝真可怜!……哎,失败!……不可理解! ”
我忍不住了,开玩笑地给杨小卉发过去一段话:“你到那时候可能也不会有时间和网友对话的。”杨小卉显然着急了,马上回复我:“……我会的!……我一般都会说几句的。……他走了。”杨小卉传过一个卡通哭脸。
11月14日,杨小卉在晚上零点又给我贸易通:“刚刚我看到JACKMA了,上了一下,就下了!……哎……有人说:JACKMA 长的不好看,我告诉他们:好看代表什么,重要的是魅力!呵呵!我说的对吧!……我这么多年都没有当粉丝,就让我当一次吧!老大!……我只想有他的签名就够了!呵呵!”。我说:“记住,崇拜你自己!”她回复:“……是的!……我崇拜自己,老大!”
在我没有见到杨小卉以前,我依然不能判断真实的杨小卉是什么样子?在断断续续的贸易通交谈中,我能够判断的是她的双重性格:她年轻,上帝允许她娇憨地当一回纯真可爱的粉丝;她成熟,知道最终要崇拜的依然是自己。
以后我在面对面采访杨小卉时,又提到了她对马云的崇拜。这时候的杨小卉显然回到了理智。她告诉我她对马云的崇拜,是马云关于企业使命感的企业理念。但她对这样的理念的认识有自己的看法。比如,她很注意马云在公司里是必须自己率先佩带挂牌这样的细节,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杨小卉的企业虽然小,工人200多,业务人员不到10个,但佩带挂牌是必须的事情。她经常抽查,让没有挂牌的员工说明原因,并且一定会有处罚。员工上班的签到也不是一种形式,必须认真填写自己每天进公司的具体时间,表明一天工作的开始。
我问:“大家都这样看吗?”杨小卉嗔怪而笑:“就是柳斌说我多事。我很执拗。在我们企业,每一个员工,包括我自己,在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职责范围里的事情,都会明确写在墙上,用来督促每一个人的工作。也就是说,我们企业的生产,甚至是每一个具体的单子的每一个环节,你都可以找到谁在承担责任。”
后来我在她的贸易公司的墙上,在员工隔断式办公群体的正面,看见了这些“责任书”,有跟单的程序,有QC的程序,有客户联系的程序,密密麻麻20多张纸,每一条都落实到人头。甚至,在走廊上,有值班扫除的程序。杨小卉告诉我,她灌输给员工的,是让每个员工知道:“你们在卓骏工作,你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我感觉,杨小卉在公司管理上,努力在“马云化”。
在贸易通上联系杨小卉后,我们在一个多月里有十几次通话。不是她忙,就是我忙,但彼此很尊重对方,会互相保持问候,并且,假如有几分钟的时间,还会说点日常小事。我就从这样的一问一答里了解尚未见面的杨小卉。
11月1日,我突然接到贸易通里杨小卉的留言。
前几天,她问我有没有马云在贸易通上的ID,我正好有,就告诉她了。她一定是连着几天在贸易通里找马云,这一天终于找到了,可惜,马云没有给他的热情的粉丝回复。
让我们看看年轻的杨小卉是怎样一个追星族。她在贸易通里断断续续给我发来这样一些文字:“JACKMA(马云英文名字)今天在线!…… 你看到了吗?…… 可他不理我!…… 晕!…… 粉丝要见到明星啦!……我做了自我介绍。…… 可是明星不理粉丝。……或许那个JACKMA根本就不是他!……你帮我打个招呼吧!……好,看看我这个粉丝的有没有这个运气!(我联系马云,也没有回复)……粉丝真可怜!……哎,失败!……不可理解! ”
我忍不住了,开玩笑地给杨小卉发过去一段话:“你到那时候可能也不会有时间和网友对话的。”杨小卉显然着急了,马上回复我:“……我会的!……我一般都会说几句的。……他走了。”杨小卉传过一个卡通哭脸。
11月14日,杨小卉在晚上零点又给我贸易通:“刚刚我看到JACKMA了,上了一下,就下了!……哎……有人说:JACKMA 长的不好看,我告诉他们:好看代表什么,重要的是魅力!呵呵!我说的对吧!……我这么多年都没有当粉丝,就让我当一次吧!老大!……我只想有他的签名就够了!呵呵!”。我说:“记住,崇拜你自己!”她回复:“……是的!……我崇拜自己,老大!”
在我没有见到杨小卉以前,我依然不能判断真实的杨小卉是什么样子?在断断续续的贸易通交谈中,我能够判断的是她的双重性格:她年轻,上帝允许她娇憨地当一回纯真可爱的粉丝;她成熟,知道最终要崇拜的依然是自己。
以后我在面对面采访杨小卉时,又提到了她对马云的崇拜。这时候的杨小卉显然回到了理智。她告诉我她对马云的崇拜,是马云关于企业使命感的企业理念。但她对这样的理念的认识有自己的看法。比如,她很注意马云在公司里是必须自己率先佩带挂牌这样的细节,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杨小卉的企业虽然小,工人200多,业务人员不到10个,但佩带挂牌是必须的事情。她经常抽查,让没有挂牌的员工说明原因,并且一定会有处罚。员工上班的签到也不是一种形式,必须认真填写自己每天进公司的具体时间,表明一天工作的开始。
我问:“大家都这样看吗?”杨小卉嗔怪而笑:“就是柳斌说我多事。我很执拗。在我们企业,每一个员工,包括我自己,在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职责范围里的事情,都会明确写在墙上,用来督促每一个人的工作。也就是说,我们企业的生产,甚至是每一个具体的单子的每一个环节,你都可以找到谁在承担责任。”
后来我在她的贸易公司的墙上,在员工隔断式办公群体的正面,看见了这些“责任书”,有跟单的程序,有QC的程序,有客户联系的程序,密密麻麻20多张纸,每一条都落实到人头。甚至,在走廊上,有值班扫除的程序。杨小卉告诉我,她灌输给员工的,是让每个员工知道:“你们在卓骏工作,你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我感觉,杨小卉在公司管理上,努力在“马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