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防慢性病,健康长寿!

(2008-11-01 11:38:09)
标签:

健康

保健

慢性病

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分类: 医药卫生

   预防慢性病,健康长寿!

   10月25日在京举办的主题为“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的健康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透露,我国80%的死者死于慢性疾病。如果中国人的寿命表中扣除慢疾病因素,可增加平均寿命13.2岁。因此,控制慢性病的发生是我国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途径。

   慢性病种类繁多,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慢性胃炎等消化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恶性肿瘤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它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得了慢性病,困扰病人,也使医生在治疗上难以达到痊愈目标而感棘手。慢性病发生机制复什,虽则慢性病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而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但不少疾病尤其是急性阶段控制其发展,使其不进入慢性状态是控制慢性病发生十分关键的问题。对此,分析一些疾病导致慢性的原因,可起到预防慢性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一.疾病发现过晚:有一些疾病是无声无息的到来,也有一些疾病由另一些疾病诱发而来,它们的发生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或与一般的常见病如感冒之类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以后一个偶然的求诊机会,在首诊时病已进入慢性阶段,经医生仔细追问,才知病已进入慢性期。这种早期病人自已不发现,或误为是其他疾病被医生误诊了,在临床上比较多见。譬如,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时,不少病人未能注意观察自已尿液变化,也未作相应实验室检查,这样很容易漏诊、误诊、延误了及时治疗时机,而转为慢性。

   二.治疗不及时、不徹底或用药不当:有不少病人,不遵医嘱,通过治疗疾病有了缓解就误以为症状改善和暂时消失是病已治好,过早停药或减量,使病原体尚未完全消灭而在体内继续潛伏,一旦人体抵抗力下降时疾病复发。还有一种情况属于医源性的,即医生看病不对症,用药不当,使失去应得的正确治疗,也延误了治疗时机。

   三.休息与营养等不够:有很多疾病的正规治疗,除了需要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有良好的休息与营养相配合。如病毒性肝炎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以需有充足的休息为配合,才能治愈的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也是如此。这种不注意休息,过分劳累可使患病组识器官负担加重,进而疾病变为慢性。

   四.情绪不畅、压力过大:现代医学证明,情绪变化本身可引起心理和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往往就是导致疾病的诱因。一些病人一旦获息自已患了某种疾病,情绪过分紧张焦虑或悲观失望,除了成天惴惴不安甚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结果体质进一步下降,纵然努力治疗但使疾病难以恢复,不仅拖长了病程还使疾病转为慢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