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感冒”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入冬后,天气转寒,感冒也开始增多起来。虽说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在人们影像中也是一种小毛病,但小毛病引发大病的也不泛其多。这里有不少对“感冒”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一.感冒不用吃药治疗:不少人认为感冒不治疗也会好,索性不采取任何措施硬扛着,甚至自已在家中“捂汗”来对付感冒。这样做是不恰当的。多数感冒虽然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由于感冒后病人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合并其他感染,诱发肺炎、支气管炎甚至引起心肌损害等严重后果。过度捂汗会因出汗过多,导致脱水,造成电解质紊乱而加重病情。
二.感冒发热不必去医院:不少感冒发烧的人认为感冒只是小病,要么自已到药店买点药物自行服用,要么找家中备用或用剩的药物拿出来吃。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是治疗不对症,效果不明显,甚至还延误病情。感冒发热应及时到医院去就诊,尤其是高热或发热不退者更应如此。以明确诊断后接受正规治疗。
三.感冒一定要输液:许多人通常认为“感冒”输液就一定好得快。其实,所谓“输液”,常规的处理就是把抗菌药物等输入人体。但是我们都知道,感冒大多数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使用抗菌素不一定起到治疗作用。“输液”不会缩短感冒的病程,抗菌素多用了反而会引起肝肾的损害、抗菌素相关性腹泻、细菌的耐药性增加等不良后果。
四.“感冒”与“流行性感冒”是同一种疾病:有些人认为“感冒”和“流感”是同一种疾病。因此,“感冒”是小病,“流感”也是小病,对流感不重视。其实,“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累及上呼吸道的全身性疾病;“感冒”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流感”与“感冒”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
在冬季来到之际,让我们正确认识“感冒”,并从对感冒的认识误区中走出来,使大家一旦患了感冒,及时、有效、正确的得到处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