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谈 |
中医在改变中
中医是我国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科学,也是我们祖国医学的瑰宝。但是随着先进的医学科学日益发展,中医受到了冲击。中医西化也就由此引发,且表现日趋明显。近来,医学界对中医西化的一系列或褒或贬的评论着实使人深思与担忧。笔者并非中医人士;也非权威人士,只是曾受过几次“西学中”学习,与中医沾了边的无名小卒,作此三言二语,谈谈中医在改变,以抒心声。
首先,看了使人觉得名不符实的是“中医院”并不是人们顾名思义的中医院,就以本地中医院为例,医院科室的设置没有中医特色,很难使人分辩这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抑或中医专科医院;除了中医内科医生多了些之外,有中医外科吗?没有;有中医皮肤科、妇产科吗?没有;即使有眼科、伤科什么的,也是西医化(包括一切检查与用药)。一次,笔者因尿液化验有感染性改变曾求诊於该院中医内科一位正高级主任医师,结果配予阿奇霉素而告终。事后,吾对此颇感遗憾,这难道是当前的高级中医师吗?
其二,中医开西药并非无独有偶,据笔者所知某一专科医院内,中医科医生运用西药的还不少,甚至连一点没有西医基础的中医师也千方百计的开西药(还是具有高级职称的资深中医),使用西药雌激素作“周期疗法”治疗月经病,运用的频率还很高呢?对此,笔者又怀疑起来了,难道中医真的治不了这些病吗?难道这些中医们就没有一点对本专业的自信心吗?不去钻研中医业务,走用西药的捷径呢?
中医变了,在我的眼帘中一幕幕的在改变。一次我去医院为家人配中药,站在中药房外观看那些病人手中的中药处方,发现了新的改变:每张处方差不多均在15味以上。看到每张处方有那么多的中药味数,不仅使我回想起几十年前笔者学习中医时,在N城某市医院的中医科那些医生处方,常规是每张处方由8-10味组成,而一位名老中医的处方则药味更少,没有超过8味的,可所起的效果不差,地方威信很高。
中药味数越来越多能说明了些什么吗?是不是医生对自已的处方把握不大,味数少了似乎会降低疗效,还是另有原因,这仅是自已的猜测。
中医在改变中,这算不算是随着时代进步而在作响应的改革?这算不算是中医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可能没有一个人会有肯定答案的。如果,我们的中医药发展之路如此走下去,那么中医药的结局可能会大多数人所不希望看到的——传统中医离我们越来越远,中医将不再是祖国医学的瑰宝。
前一篇:对“朋友式保姆”的感想
后一篇:在那过去的年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