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老年报”刊载一篇“百名女士应征八旬翁‘朋友式保姆’”的文章。大意是湖南长沙市82岁独居10年的老人通过媒体,想找一位朋友式保姆陪伴和照顾他,不料有上百名女士前来应征。在他从众多的应征者中挑选了退休女士来家中做保姆后,现在每天仍然接到许多应征者电话,他不得不停了自已的小灵通,谢绝这些好心女士的关心。
  
就事论事来说,目前社会上找一个保姆并不困难,许多保姆中介机构还坐着不少待聘的保姆。然而,眼前要聘个保姆并不难,但聘个理想的保姆就不易了。笔者之前就为九十多岁老娘聘用保姆而带来烦恼,至今还耿耿于怀。确实,当前保姆队伍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十分突出。由此,产生了对聘用保姆如此消极的论断。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人们对保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保姆所起的作用除了生活照顾之外,还重在精神上的关爱。尤其是对於那些独居的老年人群更需要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疏泄;需要有朋友式的真诚以及朋友式的友谊。“朋友式保姆”正是弥补了老年人的这一空缺。
  
另一方面,保姆角色的转变也改变了顾主关系,提升了保姆的自身价值。那种服待人、
看人脸色的从属地位也就变成了平等的朋友地位。难怪,应征八旬翁的保姆有如此之多。
  
“朋友式保姆”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市埸经济变化的需要。在这一新产业的掘起中要求保姆有“质”的改变,只有高素质的保姆队伍才能提高保姆的服务质量,满足人们的需要,才能使“朋友式保姆”这一产业发展起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