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
人言为信,人无信不立。遗憾的是,现代社会屡屡出现欺诈失信现象:老人被骗金银首饰、做生意被骗财、女网友被骗色;商业活动中短斤少两,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欠帐不还,不一而足,缺乏诚信还如传染病一样,在不同的行业和人群间蔓延,企业造假、商业卖假、教授论文作假,近年来,连政府和官员也参涉其中,学历造假、面子工程、统计数字造假、就业率失业率造假……没了诚信,消费者只有吃地沟油、喝塑化剂、背毒书包……有论者甚至认为,缺乏诚信是社会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的一种必然现象,对之见怪不怪。
市场经济犹如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人的高低美丑。如同硬币的两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也欣喜地发现还有更为光亮的另一面:无人售货亭、售报亭、卖菜摊;信义兄弟、信义父子、信义夫妻;拾金不昧的下岗女工、环卫工……他们成了社会的另一道风景,给我们展示出道德的美丽样本,说明这个社会从来就不缺乏诚信,这种和谐与温馨,不禁让人想到了“路不拾遗”和“夜不闭户”。
社会要发展,人际要和谐,在其过程中,诚信必不可缺,它是社会温情和谐的基石。由此,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叫《诚实的分量》的文章,它讲述一个小女孩自己在卖茶叶的过程中,主动诚实地给顾客说一包茶叶只有400克,与包装上的并不符合。在一包茶叶都没有卖出的情况下,她依然保持一颗善良真诚的心,而她的真诚最终赢得一位茶商阿姨的信赖和赞赏,买下了她所有的茶叶。
由小女孩卖茶叶,让人想到,建设诚信社会,必须大家共同努力,人人从我做起。政府部门和党政官员首先要带头做好表率,拒绝造假;商业机构要诚信经营,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学术科研机构则要视名誉重于山,拒绝“克隆”和赝品;人与人之间也要诚信交往,美国着名作家富兰克林说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忠实、真诚、正真对人的幸福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只有人人都做诚实守信的人,整个社会才能和谐融洽。而对于社会中暴露出的不诚信等丑恶现象,公众必须有起码的认知,不能不加辨别,跟风其中,推波助澜,形成集体无意识。
诚信是个长期话题,不能只在“3.15”来临之时,才来重视;诚信也不是贴在身上的一个标签,必须将诚信贯穿到政务、商务、民间事务和人际交往的各个环节。唯有如此,才能打造诚信企业、诚信市场、诚信政府,实现诚信社会,带来诚信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