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090305374741875489.jpg “最长回复”会否昙花一现?" TITLE="速食时代 “最长回复”会否昙花一现?" />
10月3日,北京仪先生对威海的城市建设和经济文化产业规划提出了建议,12月 26日,威海市规划局网站公布了对仪先生的回复。仪先生的建议4200个字,规划局的回复3200多字,被网友称为“史上最强官网问答”,威海规划局的回复也被称为“最长回复”。(12月26日《齐鲁晚报》)
“史上最强官网问答”之所以受到网民超乎寻常的关注和追捧,是因为与惯常回复的推诿、扯皮、敷衍、应付相比,3200字回复看出政府有关部门对网友建议的重视。
但是,网民狂欢的,又不止于回复的3200个字,而在于它体现了官民间的良性互动。首先,网民仪先生提议用心,有的放矢,颇有见地,字数达到4200字,不是空穴来风,无病呻吟,而规划局的回复更是用了一个月时间去调研,花上一周时间来撰写,不但详细,而且专业,解答到位,体现了官民之间对等的热情。笔者也注意到,因为仪先生的建议与当地规划部门思路“不谋而合”,所以才会有洋洋洒洒的3200字回复,如果与政府的想法相左,或是捅到了政府不愿提及的“马蜂窝”,回复会不会遭遇“打哈哈”或是“打太极”?时下,很多网站形同虚设,网民积极的留言,回复或是生拉硬凑,不得要领,或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或是官味十足,盛气凌人,冰冷程式化的回复,拒人于千里之外,网民热脸贴了政府的冷屁股,阻隔了官民信息“高架桥”的互联互通。
北京仪先生对官员如此回复感到惊喜,说明他所遇到的这类回复并不多。当然,看官网和官员的回复,不能仅注重字数的多少,而要看是否精当得到,有时,一句话、一段话能说明清楚的问题,就不必是长篇大论的纸上谈兵。社会进入“速食”时代,在各级提倡精简会议、公文和讲话的大背景下,官网回复总体也要精简“瘦身”。从这个意义上看,“最长回复”并不值得仿效,它也许只是网络问政中的昙花一现。但是,北京仪先生与威海规划局的良性互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份精典范本,具有影像意义——向政府提问和建议必须端正态度,力戒偏激,而政府和官网回复必须摆正位置,改变作风,立足服务,以民为本,提高效能,唯有如此,才能把网民的提问和建议当作“命题作业”认真完成,网络问政才会达到满意效果。